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1-27页 |
第一章 卵巢中的黄体 | 第11-23页 |
1.1 黄体的形成 | 第11页 |
1.2 黄体细胞的种类 | 第11-12页 |
1.3 黄体的功能 | 第12-20页 |
1.3.1 黄体的类固醇生成 | 第12-16页 |
1.3.2 激素调节 | 第16-20页 |
1.4 黄体中的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标志物 | 第20-22页 |
1.4.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(NSE) | 第20页 |
1.4.2 S100 蛋白 | 第20-21页 |
1.4.3 突触素(synaptophysin,SYP) | 第21页 |
1.4.4 5-HT | 第21-22页 |
1.5 展望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卵巢中的端粒酶 | 第23-27页 |
2.1 卵巢中的端粒酶 | 第23-24页 |
2.2 端粒和端粒酶:细胞的再生机制 | 第24-25页 |
2.3 卵泡发育过程中颗粒细胞的端粒酶作用 | 第25-26页 |
2.4 展望 | 第26-27页 |
试验部分 | 第27-48页 |
第三章 山羊黄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的研究 | 第27-42页 |
3.1 材料 | 第27-29页 |
3.1.1 实验材料 | 第27页 |
3.1.2 主要试剂及配制 | 第27-28页 |
3.1.3 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28-29页 |
3.2 方法 | 第29-33页 |
3.2.1 山羊卵巢黄体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| 第29页 |
3.2.2 山羊卵巢颗粒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| 第29页 |
3.2.3 山羊卵巢间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| 第29页 |
3.2.4 细胞纯化 | 第29页 |
3.2.5 细胞传代 | 第29-30页 |
3.2.6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| 第30页 |
3.2.7 山羊黄体细胞的鉴定方法 | 第30-33页 |
3.3 结果 | 第33-40页 |
3.3.1 山羊黄体细胞体外培养的形态和特征 | 第33页 |
3.3.2 山羊间质细胞体外培养的形态和特征 | 第33-34页 |
3.3.3 山羊颗粒细胞体外培养的形态和特征 | 第34页 |
3.3.4 山羊黄体细胞、颗粒细胞和卵巢间质细胞的生长曲线 | 第34-35页 |
3.3.5 RT-PCR 检测3β-HSD 和17β-HSD7 的mRNA 表达 | 第35-36页 |
3.3.6 细胞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物质的表达 | 第36-40页 |
3.4 讨论 | 第40-41页 |
3.5 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黄体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| 第42-48页 |
4.1 材料 | 第42页 |
4.1.1 实验材料 | 第42页 |
4.1.2 主要试剂及配制 | 第42页 |
4.1.3 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42页 |
4.2 方法 | 第42-44页 |
4.2.1 山羊卵巢黄体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| 第42页 |
4.2.2 山羊卵巢颗粒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| 第42-43页 |
4.2.3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| 第43-44页 |
4.2.4 免疫组化法检测端粒酶的表达 | 第44页 |
4.3 结果 | 第44-45页 |
4.3.1 TRAP-ELISA 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| 第44-45页 |
4.3.2 免疫组化法检测TERT 的表达 | 第45页 |
4.4 讨论 | 第45-47页 |
4.5 小结 | 第47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