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细胞生物学论文--细胞生物化学论文

镧对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的影响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稀土第9页
    1.2 稀土在农业上的应用第9-10页
    1.3 稀土植物生理效应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稀土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稀土对光合作用矿质元素代谢的影响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稀土与钙的相互作用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稀土对植物膜及细胞器的影响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稀土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第13页
    1.4 辣根、原生质体及质膜钾离子通道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辣根简介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原生质体在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钾离子通道第14页
    1.5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立题依据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细胞学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.3.1 膜片钳技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.3.2 非电活性离子检测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.3.3 分子模拟计算第16页
    1.6 研究意义第16-17页
第2章 稀土La~(3+)对细胞膜K~+通道电流的影响第17-3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7页
    2.2 材料和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材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试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仪器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电极制作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辣根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及人胚肾细胞培养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辣根植物细胞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人胚肾细胞HEK 293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第19-20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2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La~(3+)对辣根叶肉细胞K~+通道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La~(3+)对HEK 293细胞hERG K~+通道的影响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Ca~(2+)对HEK 293细胞hERG K~+通道的影响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Tb~(3+)对HEK 293细胞hERG K~+通道的影响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重金属Cd~(2+)和Pb~(2+)对HEK 293细胞hERG K~+通道的影响第28-3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3章 稀土La~(3+)对细胞表面K~+浓度的影响第33-4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3.2 材料和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材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仪器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电极制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辣根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非电活性离子检测第35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K~+标准曲线的测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La~(3+)对辣根叶肉细胞表面K~+浓度的影响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Ca~(2+)对辣根叶肉细胞表面K~+浓度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Tb~(3+)对辣根叶肉细胞表面K~+浓度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Cd~(2+)对辣根叶肉细胞表面K~+浓度的影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Pb~(2+)对辣根叶肉细胞表面K~+浓度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4章 La~(3+)与细胞表面K~+通道蛋白的相互作用第43-5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3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同源模建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量子化学计算第43-4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同源建模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La~(3+)与K~+通道上蛋白相互作用的量化计算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La~(3+)、Tb~(3+)、Cd~(2+)和Pb~(2+)与K~+通道蛋白的结合作用第46-4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5章 总结与科研展望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63页
在读期间发表及完成的学术论文第63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羊黄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的研究
下一篇:中国野生麋鹿BAFF、APRIL、TWEAK基因的克隆鉴定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