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有效教学理念下混合式学习研究--以河北大学《教育学基础》课程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开展本研究的主要动因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开展本研究的价值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混合式学习的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有效教学理念的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创新点第18-19页
第2章 混合式学习与有效教学的理论分析第19-27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有效教学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有效教学的标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混合式学习第20-21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建构主义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教学设计理论第23页
    2.3 《教育学基础》课程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解决《教育学基础》课程教学中现有问题的要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培养学生高阶能力的需求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学习寓于情境中的需要第24-25页
    2.4 实施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混合式学习的可行性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形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教师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日渐成熟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逐渐提高第26-27页
第3章 《教育学基础》课程混合式学习分析与设计第27-46页
    3.1 混合式学习设计原则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融合性原则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适度性原则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活动性原则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建构性原则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有混合式学习设计框架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国外主要设计框架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国内主要设计框架第28-31页
    3.3 《教育学基础》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方案第31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课程前期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学习活动设计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学习支持设计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学习评价设计第42-46页
第4章 《教育学基础》课程混合式学习方案的实施第46-60页
    4.1 课程设计方案实施介绍第46-47页
    4.2 课程实施支持平台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BB平台的功能与特点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BB平台主要活动模块介绍第48-50页
    4.3 课程实施案例第50-55页
    4.4 课程实施效果分析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问卷结果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作业成果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观察情况分析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访谈结果分析第58-60页
第5章 总结与反思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4页
附录第64-71页
    附录一 课程前期调查问卷第64-66页
    附录二 在线讨论活动评价量表第66-67页
    附录三 作业评价量表第67-68页
    附录四 课程后期调查问卷第68-70页
    附录五 访谈提纲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网融合形势下制播分离的发展趋势
下一篇:常用汉字字量、字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