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林业基础科学论文--森林生物学论文--树木学论文--树木生态学论文

青藏高原东北部树轮生态学研究

中文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7页
    第一节 立论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5-18页
    第二节 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限制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树轮气候学在过去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不足和限制第19-22页
    第三节 树轮生态学研究进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树木年轮对生态因子响应模式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特殊生态事件和森林、林线动态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25-27页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资料釆集第27-35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形地貌特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气候特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植被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区样品的采集以及气象资料的收集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研究区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气象资料收集第33-34页
    第三节 小结第34-35页
第三章 不同树种不同年龄组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第35-52页
    第一节 不同年龄组油松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采样区概况和研究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结果与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结论与讨论第38-39页
    第二节 不同年龄组青杆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采样区概况和分析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结果与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结论与讨论第43-44页
    第三节 不同年龄组祁连圆柏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采样区概况和分析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结果与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结论与讨论第49-50页
    第四节 小结第50-52页
第四章 祁连山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第52-86页
    第一节 样点内单株树木对主要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第5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采样点概况和研究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结果与分析第54-64页
    第二节 各个釆样点年表的建立以及与温度的相关第64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水平方向上各个采样点年表不同年表的统计特征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各年表以及子年表与温度的相关关系第67-78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区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随时间变化研究第78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油松和圆柏树轮标准年表与月均温和月降水量的相关分析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油松和圆柏树轮标准年表与月均温和月降水量的滑动相关分析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讨论第83-84页
    第四节 小结第84-86页
第五章 阿尼玛卿山森林上下限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第86-104页
    第一节 野外釆样以及年表的建立和分析第86-94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区森林下限和上限的树轮气候响应关系第94-101页
    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第101-104页
第六章 研究区林线动态变化研究第104-126页
    第一节 祁连山东部祁连圆柏年龄结构及林线动态变化与气候的关系第105-11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采样区概况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研究方法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结论和讨论第108-117页
    第二节 阿尼玛卿山祁连圆柏年龄结构与气候变化关系第117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第117-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结论与讨论第119-124页
    第三节 小结第124-126页
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126-130页
    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126-127页
    第二节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第127-130页
参考文献第130-144页
作者简历第144-145页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145-147页
    一、发表论文第145-146页
    二、参与科研项目第146-147页
致谢第147-149页

论文共1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吉尔吉斯斯坦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发展研究
下一篇:平原河网区河流水质改善关键技术与水环境治理方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