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光学论文--物理光学(波动光学)论文--干涉与衍射论文

基于编码调制的散斑场纵向相关性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目录第5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2页
    1.1 散斑相关性研究的意义第7-9页
    1.2 散斑相关尺寸的研究概况第9-10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内容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主要内容第10-12页
第二章 散斑相关性的理论基础第12-28页
    2.1 散斑的统计解释第13-14页
    2.2 自由空间散斑相关性的研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散斑的强度互相关函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散斑的相关尺寸第17-18页
    2.3 散斑相关性的影响因素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光的空间相干性对散斑相关性的影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观察角度与位置对散斑相关性的影响第20-22页
    2.4 散斑相关性调制的一般方法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成像系统中散斑图样退相关的解释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振幅调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相位调制第24-2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编码散斑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第28-38页
    3.1 编码散斑系统的设计第28-32页
    3.2 相位编码元件的选择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三次相位板的提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三次相位编码系统的成像特性第34-35页
    3.3 相位编码散斑场用于测量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四章 编码散斑场纵向相关性的实验研究第38-51页
    4.1 仿真实验研究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光学仿真基础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编码散斑场相关性实验的仿真实现第42-47页
    4.2 散斑纵向相关性的研究实验第47-50页
    4.3 本章总结第50-51页
第五章 干涉系统中的编码散斑实验研究第51-57页
    5.1 激光散斑的相干叠加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散斑干涉的统计分布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剪切散斑干涉第52-54页
    5.2 基于迈克尔逊剪切干涉系统的编码散斑场实验第54-56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7-60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57-58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3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混合模式色谱强化抗体纯化的研究
下一篇:自带冠叶盘的碰撞振动和局部化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