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地方工业经济论文

曹妃甸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1.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技术路线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8-20页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20-25页
    2.1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循环经济的概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循环经济的结构层次第21-22页
    2.2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生态工业园区的特征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第23-25页
第3章 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5-38页
    3.1 曹妃甸工业区建设进展情况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曹妃甸基本情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基础设施建设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在建工业项目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曹妃甸工业园循环经济建设的动因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外部动因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内部动因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曹妃甸工业园循环经济建设的效果评价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评价指标涵义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曹妃甸工业园评价结果第33-35页
    3.4 曹妃甸工业园循环经济问题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资源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环境质量改善任务繁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再生资源使用激励不足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缺少对绿色工业生态思想的有效贯彻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专项立法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第36-38页
第4章 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第38-55页
    4.1 曹妃甸工业园发展模式的定位第38页
    4.2 曹妃甸工业园发展模式的目标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近期目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中期目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长期目标第39-40页
    4.3 曹妃甸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层次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宏观层面——科学布局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中观层面——产业链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微观层面——工业清洁生产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三层次间的相互关系第43-44页
    4.4 曹妃甸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宏观布局第44-46页
    4.5 曹妃甸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中观产业链设计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钢铁行业的生态产业链设计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石油化工行业的生态产业链设计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煤炭化工行业的生态产业链设计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建材行业的生态产业链设计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化工行业的生态产业链设计第53-54页
    4.6 曹妃甸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微观设计第54-55页
第5章 曹妃甸实施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第55-57页
    5.1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,建立再生资源产业的管理体系第55页
    5.2 完善回收渠道,整顿和规范废旧物资的回收体系第55页
    5.3 广泛合作,上下游企业结成紧密联盟第55页
    5.4 借鉴国内外经验,创新运作模式第55-56页
    5.5 争取政府支持,深入推进工业园循环经济的发展第56-57页
结论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唐山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
下一篇:推进四川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