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关于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关于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和总结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思路及框架 | 第15-17页 |
2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| 第17-24页 |
2.1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1页 |
2.1.1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1.2 循环经济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1.3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9页 |
2.1.4 经济外部性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2 环境绩效审计的内涵及相关问题 | 第21-24页 |
2.2.1 环境绩效审计的内涵 | 第21页 |
2.2.2 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| 第21-22页 |
2.2.3 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依据 | 第22-24页 |
3 基于 PSR 框架的临海工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4-38页 |
3.1 PSR 概念框架概述 | 第24-25页 |
3.2 PSR 框架对构建临海工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| 第25-26页 |
3.3 临海工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| 第26-31页 |
3.3.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27-28页 |
3.3.2 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8-31页 |
3.4 对该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解读 | 第31-38页 |
3.4.1 指标的选取思路 | 第31页 |
3.4.2 指标的释义 | 第31-38页 |
4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对临海工业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 | 第38-45页 |
4.1 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| 第38-40页 |
4.1.1 层次分析法 | 第38-39页 |
4.1.2 模糊综合评价法 | 第39-40页 |
4.2 临海工业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 | 第40-45页 |
4.2.1 AHP—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思路 | 第40-41页 |
4.2.2 临海工业环境绩效综合评价步骤 | 第41-45页 |
5 案例应用 | 第45-49页 |
5.1 案例背景 | 第45页 |
5.2 评价指标体系在青岛海西电镀工业园的应用 | 第45-49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9页 |
6.2 本文创新点、不足及后续研究建议 | 第49-51页 |
6.2.1 本文创新点 | 第49-50页 |
6.2.2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建议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4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