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浩电影的后现代影像审美风格透析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"导演是如何炼成的" | 第9-19页 |
第一节、宁浩导演其人其事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、宁浩前期现实主义作品中蕴含的后现代因子 | 第10-13页 |
第三节、疯狂系列的诞生 | 第13-19页 |
一、后现代文化与电影的不解渊源 | 第13-15页 |
二、疯狂的石头年 | 第15-16页 |
三、富有创造力的商业广告片《奇迹世界》 | 第16-17页 |
四、类型化特色的成功复制——《疯狂的赛车》的成功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宁浩电影的"后现代影像" | 第19-47页 |
第一节、MTV式的镜头语言 | 第20-27页 |
一、镜头碎片化营造的疯狂节奏 | 第21-23页 |
二、在宁浩疯狂系列影片中配乐的主要特点 | 第23-27页 |
第二节 颠覆传统的"非线性"叙事模式 | 第27-31页 |
一、拼贴式的叙事结构 | 第28-29页 |
二、颠覆传统的戏剧冲突 | 第29-30页 |
三、多视点的游戏性叙事策略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、多种蒙太奇剪辑技巧的杂糅并用 | 第31-34页 |
第四节、广告元素的植入与剧情发展的完美结合 | 第34-40页 |
第五节、大不真实小真实的好莱坞仿真细节设置 | 第40-47页 |
一、道具特写镜头的综合表现力 | 第41-43页 |
二、本土元素"小型叙事"的添加 | 第43-44页 |
三、方言台词的肆意狂欢 | 第44-45页 |
四、人物例证性动作的重复使用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疯狂系列电影中草根文化的审美意义 | 第47-58页 |
第一节、平面化的草根人物形象 | 第47-51页 |
一、后现代英雄的解构与重建 | 第48-49页 |
二、影像狂欢化下丑角的诞生 | 第49-51页 |
第二节、"中国式"的戏仿 | 第51-53页 |
第三节、戏剧冲突的偶然性 | 第53-54页 |
第四节、邪典电影的气息——疯狂系列的内在气质 | 第54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著作类 | 第59-61页 |
期刊论文类 | 第61-62页 |
网络媒体类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