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11-14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三、研究方法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概述 | 第14-17页 |
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 | 第14页 |
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价值、作用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产生及实施现状 | 第17-22页 |
第一节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立法背景及现状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实施现状 | 第19-22页 |
第三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具体问题分析 | 第22-34页 |
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 | 第22-27页 |
一、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资格限制问题 | 第22-24页 |
二、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问题 | 第24-26页 |
三、其他股东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问题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 | 第27-32页 |
一、公司没有阻却代表诉讼的权利 | 第28页 |
二、“情况紧急”具体内容不明 | 第28-29页 |
三、未规定前置程序的豁免 | 第29-32页 |
第三节 股东代表诉讼结束后的法律责任 | 第32-34页 |
一、应确立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费用补偿制度 | 第32-33页 |
二、应确立原告股东败诉时的赔偿责任制度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国外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考察 | 第34-41页 |
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| 第34-38页 |
一、英美法系国家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概况 | 第34页 |
二、对原告资格的限定 | 第34-35页 |
三、公司在诉讼中的地位 | 第35-36页 |
四、诉前请求程序设计 | 第36-37页 |
五、费用补偿与费用赔偿制度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| 第38-41页 |
一、对原、被告资格的限定 | 第38-39页 |
二、公司在诉讼中的地位 | 第39页 |
三、前置程序的设计 | 第39-40页 |
四、费用制度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完善建议 | 第41-46页 |
第一节 进一步明确股东代表诉讼的适用范围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调整对原告股东资格的限制 | 第42-43页 |
第三节 对公司诉讼地位的完善建议 | 第43-44页 |
第四节 对前置程序的完善建议 | 第44页 |
第五节 建立诉讼费用补偿制度 | 第44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