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--各种类型园林论文

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对象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文献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实例例证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现场实验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设备观测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9-20页
第2章 文献综述第20-34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城市公园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城市公园儿童活动场地第20-22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发展历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发展历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发展历程第23-24页
    2.3 国内外城市公园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研究文献综述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外文献综述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内文献综述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文献综述研究总结第28-29页
    2.4 国内外城市公园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案例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国外相关案例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国内相关案例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案例分析总结第33-34页
第3章 基础理论研究第34-49页
    3.1 儿童与自然关系研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儿童概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儿童与自然的联系第34-35页
    3.2 儿童心理学与场地设计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儿童心理发展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儿童行为心理在环境中的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3.3 儿童在自然中的体验方式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根据目的的体验分类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根据接触方式的体验分类第40-41页
    3.4 接触自然对儿童的反馈作用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促进认知力成长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促进生理成长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促进社交能力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促进心理素质提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促进心灵培养第42-43页
    3.5 城市公园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理论研究现状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儿童活动场地元素类型研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儿童活动空间类型研究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儿童活动空间选址研究第46-49页
第4章 城市公园中儿童活动观察实验与分析第49-83页
    4.1 观察实验方案设计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观察实验目的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观察实验意义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观察实验原则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观察实验内容第51页
    4.2 实验一·重庆鸿恩寺儿童公园观测实验第51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时间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器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场地区位概况与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选址依据与目的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实验方案第53-66页
    4.3 实验二·成都市活水公园观测实验第66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时间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器材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场地区位概况与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选址依据与目的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实验方案第68-75页
    4.4 实验总结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重庆鸿恩寺儿童公园观察实验结论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成都市活水公园观察实验结论第79-8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第5章 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定义及分类研究第83-93页
    5.1 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界定及依据第83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定义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绿化率水平与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界定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元素接触方式与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界定第86-87页
    5.2 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分类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完全自然式儿童活动空间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半自然式儿童活动空间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非自然式(人工式)儿童活动场地第89-90页
    5.3 自然式与非自然式城市公园儿童活动场地中儿童行为研究第90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元素聚集性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活动范围被动性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相似聚集性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时间性与季节性第91-93页
第6章 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方法研究第93-120页
    6.1 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的功能分区设置第93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城市综合公园功能分区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专类儿童公园功能分区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功能分区第97-99页
    6.2 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空间的规划方法第99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开敞型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规划第99-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半开敞型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规划第103-107页
    6.3 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植物的选择与应用第107-11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植物选择原则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植物选择注意事项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适应于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所的植物选择第109-115页
    6.4 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游戏游乐设施的要求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材料与色彩的选择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造型的塑造第11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主题的选择第116-117页
    6.5 城市公园自然式儿童活动场地空间安全设计第117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交通安全第117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游戏器械安全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地面材料安全第118页
        6.5.4 水体安全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5.5 材料安全第119-120页
结语第120-122页
致谢第122-123页
参考文献第123-128页
附录1 儿童活动场地设计要求与相关规范第128-13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30页

论文共13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成都市老城旧住区自组织更新研究
下一篇:基于农田—水网格局的城郊游憩景观设计研究--以成都方桥村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