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外语论文--英语论文

基于性别差异的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引言第11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问题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论文结构第13-14页
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4-17页
    2.1 资源保存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2.2 社会胜任模式第15页
    2.3 两性差异第15-17页
第三章 文献综述第17-27页
    3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教师职业倦怠概念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1 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职业倦怠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2 从呈现的状态对职业倦怠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教师职业倦怠测量工具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模型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3.2 国内文献综述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教师职业倦怠概念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教师职业倦怠测量工具修订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第25页
    3.3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不足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教师职业倦怠未来研究展望第26-27页
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第27-48页
    4.1 研究一第2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研究目的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研究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1 研究对象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2 研究工具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3 施测程序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4 数据统计处理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调查结果分析第29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讨论第38-39页
    4.2 研究二第39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研究目的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研究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研究对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研究工具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3 访谈实施过程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4 访谈结果整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访谈结果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1 访谈个案整理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 访谈结果处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讨论第46-48页
第五章 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5.1 个人因素第48页
    5.2 组织因素第48-49页
    5.3 社会因素第49-50页
第六章 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缓解措施第50-54页
    6.1 个人层面第50-51页
    6.2 组织层面第51-52页
    6.3 社会层面第52-54页
第七章 结语第54-56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54页
    7.2 研究不足第54页
    7.3 研究启示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附录一 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第60-62页
附录二 访谈提纲第62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目的论视角下的三亚景区公示语英译研究
下一篇:“二”和“两”的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