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市建成区二手房住宅价格的公园效应研究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2.2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1.4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4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1.5 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6 研究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 | 第21-32页 |
2.1 经济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2.1.1 外部性经济效应 | 第21-22页 |
2.1.2 公共物品投资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1.3 特征价格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 模型的理论基础 | 第24-32页 |
2.2.1 空间计量模型 | 第24-26页 |
2.2.2 空间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及检验 | 第26-29页 |
2.2.3 特征价格模型 | 第29-32页 |
第3章 研究数据的获取与量化 | 第32-40页 |
3.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32-35页 |
3.2 变量的选取 | 第35-37页 |
3.2.1 因变量的选取 | 第35页 |
3.2.2 自变量的选取 | 第35-37页 |
3.3 数据来源与整合 | 第37页 |
3.3.1 住宅价格挂牌数据 | 第37页 |
3.3.2 电子地图数据的获取 | 第37页 |
3.4 住宅特征变量的量化 | 第37-40页 |
第4章 公园对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40-55页 |
4.1 基本模型分析 | 第40-50页 |
4.1.1 基本特征价格模型的设定 | 第40-43页 |
4.1.2 模型估计和检验 | 第43-48页 |
4.1.3 基本模型结果和讨论 | 第48-49页 |
4.1.4 公园变量的价格弹性分析 | 第49页 |
4.1.5 公园变量的边际价格分析 | 第49页 |
4.1.6 公园变量与住宅价格关系 | 第49-50页 |
4.2 住宅价格的空间自相关效应 | 第50-53页 |
4.2.1 空间自相关效应检验 | 第50-52页 |
4.2.2 空间特征价格模型结果 | 第52-53页 |
4.3 模型优劣比较 | 第53-54页 |
4.4 空间模型结果分析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9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5-56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56-57页 |
5.3 不足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5.3.1 研究不足 | 第57-58页 |
5.3.2 研究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