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| 第14-15页 |
1.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4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高校信息公开的背景与内涵 | 第17-25页 |
2.1 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公开 | 第17-18页 |
2.2 高校信息公开的含义与价值 | 第18-20页 |
2.2.1 高校信息公开的含义 | 第18-19页 |
2.2.2 高校信息公开的价值 | 第19-20页 |
2.3 国内外高校信息公开的实践 | 第20-25页 |
2.3.1 国内高校信息公开的实践 | 第20-22页 |
2.3.2 国外高校信息公开的实践 | 第22-25页 |
第3章 高校信息的利益主体 | 第25-31页 |
3.1 高校信息利益主体的含义及分类 | 第25-27页 |
3.1.1 高校信息利益主体的含义 | 第25-26页 |
3.1.2 高校信息利益主体的分类 | 第26-27页 |
3.2 高校信息与利益主体的关系 | 第27-29页 |
3.2.1 高校信息公开内容的体系 | 第28页 |
3.2.2 利益主体与高校信息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3.3 高校信息利益主体之间的联系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利益主体视角下高校信息公开状况评估方案设计 | 第31-42页 |
4.1 评估目标的选取 | 第31-32页 |
4.1.1 评估高校的选取 | 第31页 |
4.1.2 评估数据时间点的选取 | 第31-32页 |
4.2 评估内容、方法以及步骤 | 第32-33页 |
4.2.1 评估内容 | 第32页 |
4.2.2 评估方法 | 第32页 |
4.2.3 评估步骤 | 第32-33页 |
4.3 清单事项评估标准设计 | 第33-34页 |
4.4 事项在各利益主体上权重分析 | 第34-39页 |
4.4.1 高校信息公开利益主体的确立 | 第34-35页 |
4.4.2 事项在各利益主体上权重的确立 | 第35-37页 |
4.4.3 各利益主体的权重百分比表 | 第37-39页 |
4.5 利益主体对一级指标的关心程度分析 | 第39-42页 |
4.5.1 层次分析法简介 | 第39-41页 |
4.5.2 各利益主体对一级指标关心程度表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利益主体视角下高校信息公开状况评估结果分析与建议 | 第42-61页 |
5.1 高校信息公开状况基本评估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8页 |
5.1.1 高校信息公开基本状况评估结果展示 | 第42-44页 |
5.1.2 高校信息公开基本状况评估结果分析 | 第44-47页 |
5.1.3 建议 | 第47-48页 |
5.2 各利益主体视角下的评估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5页 |
5.2.1 各利益主体视角下的评估结果展示 | 第49-51页 |
5.2.2 各利益主体下的评估结果分析 | 第51-54页 |
5.2.3 建议 | 第54-55页 |
5.3 其它方面的统计与分析 | 第55-61页 |
第6章 总结及展望 | 第61-64页 |
6.1 总结 | 第61-62页 |
6.2 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 1 | 第68-74页 |
附录 2 | 第74-76页 |
附录 3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