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--以A大学为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.1 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1.4.2 实践意义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22页 |
2.1 创新团队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2.1.1 创新与团队 | 第15-16页 |
2.1.2 创新团队 | 第16-17页 |
2.2 研究生创新团队内涵界定 | 第17-19页 |
2.2.1 研究生创新团队概念界定 | 第17页 |
2.2.2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特征 | 第17-18页 |
2.2.3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类型 | 第18-19页 |
2.3 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2.3.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.2 社会协作系统理论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案例考查与分析 | 第22-30页 |
3.1 案例访谈设计与调查 | 第22-25页 |
3.1.1 明确访谈目的 | 第22页 |
3.1.2 确定访谈维度 | 第22页 |
3.1.3 编制访谈表 | 第22-24页 |
3.1.4 选取访谈对象 | 第24-25页 |
3.1.5 确定访谈方法 | 第25页 |
3.2 案例考察与分析 | 第25-30页 |
3.2.1 案例A的基本情况 | 第25-26页 |
3.2.2 案例B的基本情况 | 第26-27页 |
3.2.3 案例C的基本情况 | 第27-28页 |
3.2.4 案例分析结论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分析 | 第30-36页 |
4.1 团队缺乏共同愿景 | 第30-31页 |
4.1.1 团队缺乏共同愿景的表现 | 第30页 |
4.1.2 团队缺乏共同愿景的原因 | 第30-31页 |
4.2 人员结构不太合理 | 第31-32页 |
4.2.1 人员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| 第31页 |
4.2.2 人员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| 第31-32页 |
4.3 缺乏团队文化氛围 | 第32-33页 |
4.3.1 缺乏团队文化氛围的表现 | 第32页 |
4.3.2 缺乏团队文化氛围的原因 | 第32-33页 |
4.4 团队激励措施不足 | 第33-34页 |
4.4.1 团队激励措施不足的表现 | 第33页 |
4.4.2 团队激励措施不足的原因 | 第33-34页 |
4.5 地方高校管理薄弱 | 第34-36页 |
4.5.1 地方高校管理薄弱的表现 | 第34-35页 |
4.5.2 地方高校管理薄弱的原因 | 第35-36页 |
第5章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对策 | 第36-46页 |
5.1 树立团队共同愿景 | 第36-37页 |
5.1.1 建立团队共同愿景 | 第36-37页 |
5.1.2 建设的方法与步骤 | 第37页 |
5.2 优化团队成员结构 | 第37-38页 |
5.2.1 加强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 | 第38页 |
5.2.2 借鉴创新团队的成功经验 | 第38页 |
5.3 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| 第38-40页 |
5.3.1 明确团队文化建设目标 | 第39页 |
5.3.2 创造团队文化建设条件 | 第39-40页 |
5.4 强化团队激励措施 | 第40-42页 |
5.4.1 学术领袖型团队的激励 | 第41页 |
5.4.2 兴趣驱动型团队的激励 | 第41-42页 |
5.4.3 项目驱动型团队的激励 | 第42页 |
5.5 完善地方高校管理 | 第42-46页 |
5.5.1 加强创新基金投入与管理 | 第42-43页 |
5.5.2 建立研究生创新团队信息系统 | 第43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51-52页 |
附录 | 第52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