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种适用于AT供电方式的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内外牵引供电系统应用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外平衡变压器接线方法分析 | 第12-13页 |
1.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平衡变压器原理介绍 | 第15-25页 |
2.1 Scott接线变压器简介 | 第15-17页 |
2.2 LeBlanc接线变压器简介 | 第17-18页 |
2.3 WoodBridge接线变压器简介 | 第18-19页 |
2.4 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简介 | 第19-22页 |
2.5 YNvd平衡变压器简介 | 第22-2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原理 | 第25-38页 |
3.1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介绍 | 第25-27页 |
3.2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平衡原理 | 第27-31页 |
2.3.1 馈线自耦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压向量的关系 | 第28-30页 |
2.3.2 馈线自耦变压器一二次侧电流向量的关系 | 第30-31页 |
3.3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阻抗平衡关系 | 第31-34页 |
3.4 关于匹配阻抗的讨论 | 第34-35页 |
3.5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改进型方案简介 | 第35-36页 |
3.6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优缺点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运行分析 | 第38-54页 |
4.1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数学模型 | 第38-43页 |
4.1.1 基本方程组 | 第38-40页 |
4.1.2 三相侧与两相侧电压电流关系 | 第40-42页 |
4.1.3 相坐标下的节点导纳矩阵 | 第42-43页 |
4.2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对称运行分析 | 第43-51页 |
4.2.1 机车位于牵引网远端 | 第44-45页 |
4.2.2 机车位于牵引网近端 | 第45-48页 |
4.2.3 相坐标下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正 | 第48-51页 |
4.3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不对称运行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3.1 负序电流计算 | 第51-52页 |
4.3.2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抑制负序电流的方法 | 第52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新型平衡接线方案的MATLAB建模仿真 | 第54-64页 |
5.1 MATLAB/Simulink软件简介 | 第54页 |
5.2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的仿真分析 | 第54-63页 |
5.2.1 模型参数设置与计算 | 第55-56页 |
5.2.2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对称运行的仿真 | 第56-57页 |
5.2.3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的零序电流仿真 | 第57页 |
5.2.4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的不对称运行仿真 | 第57-60页 |
5.2.5 新型平衡接线结构短路故障电流仿真 | 第60-6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