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1 企业战略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3.2 煤炭贸易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 研究创新之处 | 第13页 |
1.6 研究内容及结构 | 第13-15页 |
1.6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6.2 论文的总体框架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广西志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条件分析 | 第15-23页 |
2.1 企业概况 | 第15-20页 |
2.1.1 成立背景 | 第15页 |
2.1.2 组织架构 | 第15-16页 |
2.1.3 人力资源情况 | 第16页 |
2.1.4 财务情况 | 第16-17页 |
2.1.5 主营业务经营能力分析 | 第17-20页 |
2.1.6 公司融资情况 | 第20页 |
2.1.7 企业文化分析 | 第20页 |
2.2 企业内部优势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.1 强大的凝聚力 | 第20页 |
2.2.2 灵活的经营决策机制 | 第20页 |
2.2.3 丰富的从业经验 | 第20-21页 |
2.2.4 良好的信誉及诚信经营记录 | 第21页 |
2.3 企业内部劣势 | 第21-23页 |
2.3.1 组织机构设置及内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| 第21页 |
2.3.2 企业融资难题日益加剧 | 第21页 |
2.3.3 业务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| 第21-22页 |
2.3.4 专业人才缺乏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广西志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| 第23-34页 |
3.1 宏观环境分析 | 第23-27页 |
3.1.1 政治环境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1.2 经济环境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1.3 社会环境分析 | 第26页 |
3.1.4 技术环境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.1 上游着力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| 第27页 |
3.2.2 下游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 | 第27页 |
3.2.3 煤炭消费总量将会下降 | 第27-28页 |
3.2.4 煤炭交易市场机制改革 | 第28页 |
3.2.5 煤炭贸易向精准化发展 | 第28-29页 |
3.3 竞争环境分析 | 第29-34页 |
3.3.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| 第29-30页 |
3.3.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| 第30页 |
3.3.3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| 第30-32页 |
3.3.4 替代品的竞争威胁 | 第32页 |
3.3.5 行业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广西志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战略选择 | 第34-37页 |
4.1 广西志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SWOT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2 公司愿景 | 第35页 |
4.3 战略目标 | 第35页 |
4.4 总体战略选择 | 第35-36页 |
4.4.1 核心业务发展战略 | 第35-36页 |
4.4.2 拓展业务发展战略 | 第36页 |
4.5 竞争策略选择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广西志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| 第37-42页 |
5.1 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| 第37-38页 |
5.2 培育核心竞争力 | 第38-39页 |
5.2.1 拓宽上游采购渠道 | 第38页 |
5.2.2 积极拓展下游客户 | 第38页 |
5.2.3 创新精准化营销 | 第38页 |
5.2.4 坚持诚信经营 | 第38-39页 |
5.3 创新商业模式 | 第39页 |
5.3.1 积极融入煤炭市场交易机制 | 第39页 |
5.3.2 适度开展煤炭储配业务 | 第39页 |
5.4 建立健全内部管控机制 | 第39-41页 |
5.4.1 完善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| 第39页 |
5.4.2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| 第39-40页 |
5.4.3 完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 | 第40-41页 |
5.5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| 第41页 |
5.6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| 第41-42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| 第42-43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2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