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6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1-14页 |
1 大豆胞囊线虫诱导相关基因启动子的筛选 | 第14-46页 |
1.1 引言 | 第14-27页 |
1.1.1 大豆胞囊线虫生物学性状 | 第14-15页 |
1.1.2 大豆胞囊线虫防治途径 | 第15页 |
1.1.3 启动子在植物抗性诱导方面的作用 | 第15-16页 |
1.1.4 大豆胞囊线虫诱导基因芯片 | 第16-27页 |
1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9页 |
1.2.1 待选基因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1.2.2 融合载体的构建 | 第28-33页 |
1.2.3 发根农杆菌侵染大豆遗传转化 | 第33-36页 |
1.2.4 大豆胞囊线虫的接种 | 第36-38页 |
1.2.5 大豆根系GUS染色 | 第38-39页 |
1.3 大豆转基因发状根GUS染色结果 | 第39-41页 |
1.4 讨论 | 第41-46页 |
2 大豆GmWRP1和GmEXO70J蛋白功能鉴定 | 第46-72页 |
2.1 引言 | 第46-53页 |
2.1.1 豆科植物特有的GmWRP1与GmEXO70J的发现 | 第46-50页 |
2.1.2 AmiRNAs在植物基因沉默中的应用 | 第50-52页 |
2.1.3 VIGS在大豆基因沉默中的应用 | 第52-53页 |
2.2 GmEXO70J及GmWRP1与大豆根瘤形成的相关性 | 第53-66页 |
2.2.1 Artificial MicroRNA研究GmEXO70J及GmWRP1影响大豆根瘤的形成 | 第53-64页 |
2.2.2 中华根瘤菌对Exo70J7、Exo70J9 Promoter的调控 | 第64-65页 |
2.2.3 讨论 | 第65-66页 |
2.3 BPMV-VIGS探究GmExo70J7、GmExo70J8与叶片衰老的相关性 | 第66-72页 |
2.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66-70页 |
2.3.2 GmExo70J7、GmExo70J8-VIGS结果与讨论 | 第70-72页 |
3 结论 | 第72-75页 |
3.1 NIG Promoter受大豆胞囊线虫的诱导启动 | 第72-73页 |
3.2 GmExo70J、GmWRP1促进大豆结瘤 | 第73-74页 |
3.3 GmExo70J可延缓叶片的衰老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