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前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部分 刑事搜查程序概述 | 第11-21页 |
一、刑事搜查程序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(一) 刑事搜查的概念 | 第11页 |
(二) 刑事搜查程序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二、刑事搜查的特征 | 第12-13页 |
(一) 程序的法定性 | 第12页 |
(二) 主体的专门性 | 第12页 |
(三) 行为的强制性 | 第12-13页 |
(四) 目的的双重性 | 第13页 |
三、刑事搜查的分类 | 第13-16页 |
(一) 合法搜查与非法搜查 | 第13页 |
(二) 人身搜查、物品搜查与场所搜查 | 第13-14页 |
(三) 有证搜查与无证搜查 | 第14-15页 |
(四) 公开搜查与秘密搜查 | 第15页 |
(五) 强制搜查与任意搜查 | 第15页 |
(六) 白天搜查与夜间搜查 | 第15-16页 |
四、刑事搜查的原则 | 第16-21页 |
(一) 客观与诉讼关照义务原则 | 第16-17页 |
(二) 比例原则 | 第17-20页 |
(三) 诉讼及时原则 | 第20-21页 |
第二部分 西方法治国家的刑事搜查制度 | 第21-38页 |
一、大陆法系的刑事搜查制度 | 第21-24页 |
(一) 法国的刑事搜查制度 | 第21-23页 |
(二) 德国的刑事搜查制度 | 第23-24页 |
二、英美法系的刑事搜查制度 | 第24-34页 |
(一) 英国的刑事搜查制度 | 第24-27页 |
(二) 美国的刑事搜查制度 | 第27-34页 |
三、其他西方法治国家的刑事搜查制度 | 第34-38页 |
(一) 日本的刑事搜查制度 | 第34-36页 |
(二) 意大利的刑事搜查制度 | 第36-38页 |
第三部分 中国刑事搜查制度现状研究 | 第38-47页 |
一、中国刑事搜查程序的立法现状 | 第38-40页 |
(一) 宪法的规定 | 第38页 |
(二) 刑事实体法的规定 | 第38-39页 |
(三) 刑事程序法的规定 | 第39-40页 |
二、中国刑事搜查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0-47页 |
(一) 搜查启动程序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2页 |
(二) 搜查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4页 |
(三) 搜查终结程序存在的问题 | 第44-47页 |
第四部分 中国刑事搜查程序完善的基本思路 | 第47-59页 |
一、中国刑事搜查程序完善应当遵循的理论基础 | 第47-50页 |
(一) 程序正义理论 | 第47-48页 |
(二) 宪政理论 | 第48-50页 |
二、中国刑事搜查程序完善的具体内容 | 第50-59页 |
(一) 建立搜查的司法审查制度,确立搜查令状主义 | 第50-51页 |
(二) 明确规定搜查的实质条件,严格搜查的启动程序 | 第51-52页 |
(三) 完善搜查的执行程序,明确对公民隐私的保密义务 | 第52-53页 |
(四) 细化搜查证所载明的内容,明确搜查证的有效期限 | 第53-54页 |
(五) 完善无证搜查制度,增设同意搜查制度 | 第54-55页 |
(六) 完善违法搜查的法律救济途径 | 第55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