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3-22页 |
1.2.1 R&D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2.2 股权结构影响R&D投入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6-19页 |
1.2.3 股权结构影响企业绩效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9-21页 |
1.2.4 股权结构对R&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调节作用文献综述 | 第21-22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22-25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22-2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1.4 研究创新之处 | 第25-26页 |
第2章 股权结构对R&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机理分析 | 第26-34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6-28页 |
2.1.1 股权结构界定 | 第26-27页 |
2.1.2 R&D投入界定 | 第27页 |
2.1.3 企业绩效界定 | 第27页 |
2.1.4 医药制造业范畴界定 | 第27-28页 |
2.2 股权结构影响R&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机理分析 | 第28-34页 |
2.2.1 R&D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2.2 股权结构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2.3 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调节作用的机理分析 | 第30-34页 |
第3章 R&D投入、企业绩效与股权结构的现状分析 | 第34-39页 |
3.1 R&D投入现状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1.1 我国整体R&D投入现状分析 | 第34页 |
3.1.2 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&D投入现状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1.3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R&D投入现状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经营绩效现状分析 | 第36页 |
3.3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 | 第36-39页 |
3.3.1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性质现状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2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现状分析 | 第37页 |
3.3.3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现状分析 | 第37-39页 |
第4章 股权结构对R&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调节作用实证分析 | 第39-51页 |
4.1 研究设计 | 第39-41页 |
4.1.1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| 第39页 |
4.1.2 变量的定义 | 第39-41页 |
4.2 实证模型设定 | 第41-42页 |
4.3 股权结构影响R&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| 第42-48页 |
4.3.1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2页 |
4.3.2 相关性和多重共线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3.3 R&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.4 股权性质对R&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3.5 股权集中度对R&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3.6 股权制衡度对R&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4 股权结构对R&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稳健性检验 | 第48-51页 |
第5章 提高R&D投入与提升R&D产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| 第51-54页 |
5.1 进一步深化研发层面改革,增强研发资源配置 | 第51-52页 |
5.2 深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,提升企业治理效率 | 第52页 |
5.3 保持一定的股权集中度,提升公司内部治理效率 | 第52-53页 |
5.4 适度引入大股东间的制衡制度,保障研发产出效率 | 第53页 |
5.5 构建R&D投入与股权结构治理协调发展机制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