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3页 |
1.2 整车经济性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整车经济性预测方法的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 本研究的来源及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整车经济性仿真理论及方法 | 第18-32页 |
2.1 整车运动的一般描述 | 第18-19页 |
2.2 整车运行的阻力因素 | 第19-21页 |
2.2.1 滚动阻力 | 第19-20页 |
2.2.2 空气阻力 | 第20-21页 |
2.2.3 爬坡阻力 | 第21页 |
2.3 整车经济性与发动机经济性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2.3.1 发动机经济性的定义 | 第21-22页 |
2.3.2 整车经济性的定义 | 第22页 |
2.3.3 提高整车经济性的技术措施 | 第22-23页 |
2.4 整车经济性评价及计算方法 | 第23-28页 |
2.4.1 等速燃油经济性 | 第23-25页 |
2.4.2 多工况循环行驶燃油经济性 | 第25-27页 |
2.4.3 综合燃油经济性 | 第27-28页 |
2.5 常用的整车经济性仿真方法 | 第28-31页 |
2.5.1 GT-SUITE软件的介绍 | 第28-30页 |
2.5.2 传统的GT-SUITE油耗预测方法 | 第30-3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基于整车经济性的发动机关键参数运行特性 | 第32-53页 |
3.1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| 第32-33页 |
3.2 试验数据的来源 | 第33-36页 |
3.2.1 试验样机的介绍 | 第33-34页 |
3.2.2 试验内容 | 第34-36页 |
3.3 进排气系统关键参数运行特性 | 第36-42页 |
3.3.1 进排气系统关键运行参数 | 第36-37页 |
3.3.2 进气歧管压力随转速及负荷的变化关系 | 第37-39页 |
3.3.3 中冷后进气温度随发动机转速及负荷的变化关系 | 第39-40页 |
3.3.4 排气背压随转速及负荷的变化关系 | 第40页 |
3.3.5 排气温度随转速及负荷的变化关系 | 第40-41页 |
3.3.6 进排气VVT的影响因素 | 第41-42页 |
3.4 FMEP参数的运行特性 | 第42-45页 |
3.4.1 常用的预测FMEP的方法 | 第42-43页 |
3.4.2 FMEP随转速及负荷的变化关系 | 第43-45页 |
3.5 燃烧系统关键参数运行特性 | 第45-52页 |
3.5.1 CA10-90 随转速及负荷的变化关系 | 第46-48页 |
3.5.2 CA50随转速及负荷的变化关系 | 第48-50页 |
3.5.3 燃烧形状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| 第50页 |
3.5.4 燃油喷射系统随转速及负荷的变化关系 | 第50-52页 |
3.6 其他影响因素 | 第52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4章 基于发动机实时性能的整车经济性预测方法 | 第53-72页 |
4.1 发动机模型的建立 | 第53-57页 |
4.1.1 发动机建模的方法 | 第54页 |
4.1.2 发动机模型的标定及优化 | 第54-56页 |
4.1.3 发动机模型的校准 | 第56-57页 |
4.2 边界实时更新的发动机模型的建立 | 第57-62页 |
4.2.1 燃烧系统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58-60页 |
4.2.2 进排气系统的边界确定 | 第60-62页 |
4.2.3 FMEP边界的确定 | 第62页 |
4.3 实时性能的耦合机车模型的建立 | 第62-67页 |
4.3.1 一般整车GT-DRIVE模型的建立 | 第63-64页 |
4.3.2 GT-POWER耦合GT-DRIVE机车模型建立 | 第64-65页 |
4.3.3 耦合经济性模型的建立 | 第65-67页 |
4.4 实时性能经济性预测及验证 | 第67-71页 |
4.4.1 实时性能的预测结果 | 第67-69页 |
4.4.2 实时性能的验证 | 第69-7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