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商银行设立的可行性论证与方案设计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研究 | 第15-18页 |
1.3 文章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| 第18-19页 |
1.4 文章的创新及不足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民营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2.1 民营银行的概念 | 第20页 |
2.2 民营银行发展的相关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1 金融深化理论 | 第20页 |
2.2.2 制度变迁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3 金融资本转化发展理论 | 第21页 |
2.3 民营银行发展路径 | 第21-23页 |
2.3.1 定位与设立模式 | 第21-22页 |
2.3.2 公司内部治理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湘商银行设立的可行性论证 | 第23-34页 |
3.1 湖南金融发展概况 | 第23-24页 |
3.1.1 湖南需要更有效率的金融体系 | 第23-24页 |
3.1.2 湖南金融机构序列有待补充完善 | 第24页 |
3.2 湘商银行设立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2.1 有助于完善湖南金融体系 | 第24-26页 |
3.2.2 湘商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 | 第26-27页 |
3.2.3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| 第27-28页 |
3.3 湘商银行设立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8-34页 |
3.3.1 有利的政策环境 | 第28-30页 |
3.3.2 湘商资源的鼎力支持 | 第30-32页 |
3.3.3 湘商银行发展需要解决的客观问题 | 第32页 |
3.3.4 湘商银行面临的外部制约因素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湘商银行的市场定位与模式选择 | 第34-41页 |
4.1 湘商银行的市场定位 | 第34-35页 |
4.1.1 服务湖南地方经济 | 第34页 |
4.1.2 服务湖南中小企业 | 第34-35页 |
4.1.3 服务湘商业务拓展 | 第35页 |
4.2 湘商银行设立模式比较分析 | 第35-40页 |
4.2.1 三种设立模式 | 第35-37页 |
4.2.2 三种模式比较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2.3 试点民营银行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3 设立湘商银行近期可选模式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湘商银行公司治理与运作机制设计 | 第41-58页 |
5.1 湘商银行资本结构设计 | 第41-43页 |
5.1.1 湘商银行筹资规模 | 第41页 |
5.1.2 股东与募集方式 | 第41-42页 |
5.1.3 认购程序与股权结构安排 | 第42-43页 |
5.2 湘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| 第43-46页 |
5.2.1 股东与股东大会 | 第43页 |
5.2.2 董事、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| 第43-45页 |
5.2.3 监事、监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| 第45页 |
5.2.4 高级管理层 | 第45-46页 |
5.2.5 经营决策体系 | 第46页 |
5.3 湘商银行业务发展战略 | 第46-53页 |
5.3.1 发展思路 | 第47-48页 |
5.3.2 业务发展阶段规划 | 第48页 |
5.3.3 近三年业务发展目标 | 第48-53页 |
5.4 湘商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| 第53-58页 |
5.4.1 风险控制机制 | 第53-54页 |
5.4.2 市场营销机制 | 第54-55页 |
5.4.3 资产负债管理机制 | 第55-57页 |
5.4.4 激励约束机制 | 第57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