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.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桉木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1 人工林速生材-桉木资源概况 | 第11页 |
1.2.2 按木特点及利用 | 第11-12页 |
1.3 PVC树脂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3.1 PVC树脂特性 | 第12页 |
1.3.2 PVC树脂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1.3.3 废旧塑料的循环再利用 | 第13页 |
1.4 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现况 | 第13-15页 |
1.4.1 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| 第13-14页 |
1.4.2 木塑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 | 第14页 |
1.4.3 单板/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5 硅烷偶联剂表面预处理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5.1 硅烷偶联剂的结构 | 第16页 |
1.5.2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| 第16页 |
1.5.3 硅烷偶联剂的用量 | 第16页 |
1.6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7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20页 |
2. 桉木单板/PVC膜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| 第20-32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3页 |
2.2.1 试验材料 | 第20页 |
2.2.2 仪器与设备 | 第20-21页 |
2.2.3 试验方法 | 第21-23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30页 |
2.3.1 PVC膜熔融温度 | 第23页 |
2.3.2 热压参数对复合材料胶合强度的分析 | 第23-29页 |
2.3.3 胶合界面形貌 | 第29-30页 |
2.4 小结 | 第30-32页 |
3. 硅烷偶联剂对桉木单板/PVC膜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2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32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4页 |
3.2.1 试验材料 | 第32页 |
3.2.2 仪器与设备 | 第32-33页 |
3.2.3 试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3.1 硅烷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3.3.2 最佳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的确定 | 第37页 |
3.4 小结 | 第37-40页 |
4. 硅烷偶联剂对桉木单板/PVC膜复合材料结构表征的影响 | 第40-52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3页 |
4.2.1 试验材料 | 第40页 |
4.2.2 仪器与设备 | 第40页 |
4.2.3 试验方法 | 第40-43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51页 |
4.3.1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.2 热重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3.3 动态热力学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3.4 接触角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4 小结 | 第51-52页 |
5. 桉木单板/PVC膜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| 第52-56页 |
5.1 引言 | 第52页 |
5.2 材料与方法 | 第52-53页 |
5.2.1 试验材料 | 第52页 |
5.2.2 仪器与设备 | 第52页 |
5.2.3 试验方法 | 第52-53页 |
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3.1 未处理的复合材料胶合界面形貌分析 | 第53页 |
5.3.2 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复合材料胶合界面形貌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4 小结 | 第54-56页 |
6. 结论与建议 | 第56-58页 |
6.1 结论 | 第56-57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57页 |
6.3 建议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个人简介 | 第62-64页 |
导师简介 | 第64-66页 |
获得成果目录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