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元件、部件论文--发送器(变换器)、传感器论文

时滞系统的协方差交叉融合估计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时滞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发展概况第12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-18页
第2章 协方差交叉(CI)融合估计第18-3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8-19页
    2.2 两传感器协方差交叉(CI)融合估计第19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协方差椭圆及其性质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CI融合估计的几何原理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最优参数ω的选择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CI融合估计的一致性与鲁棒性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改进的CI融合估计第28-29页
    2.3 多传感器序贯协方差交叉(SCI)融合估计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问题阐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SCI融合稳态Kalman滤波器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SCI融合器的一致性和精度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SCI融合器精度关于局部传感器次序的灵敏性第33-3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4-36页
第3章 多时滞多传感器系统的SCI融合估计第36-6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3.2 带不相关噪声的观测滞后多传感器系统的SCI融合估计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问题阐述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局部Kalman滤波器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SCI融合Kalman滤波器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仿真研究第40-44页
    3.3 带相关噪声的状态滞后多传感器系统的SCI融合估计第44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问题阐述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系统模型转化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局部Kalman滤波器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SCI融合Kalman滤波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仿真研究第48-53页
    3.4 带有色噪声的状态滞后多传感器系统的SCI融合估计第5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问题阐述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系统模型转化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局部Kalman滤波器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SCI融合Kalman滤波器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仿真研究第59-6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4章 基于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SCI融合估计第65-10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5页
    4.2 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65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用Gevers-Wouters算法构造ARMA新息模型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有理分式矩阵的左素分解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统一的白噪声估计理论第70-75页
    4.3 基于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SCI融合估计第75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问题阐述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于ARMA新息模型和白噪声估计的局部Kalman滤波器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基于射影定理的局部估计误差方差阵第78-85页
    4.4 仿真研究第85-10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00-102页
第5章 基于SCI融合算法的两段式融合估计第102-114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02-103页
    5.2 加权观测融合算法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问题阐述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权观测融合算法1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权观测融合算法2第105-107页
    5.3 基于SCI融合算法的两段式融合估计第107-109页
    5.4 仿真研究第109-11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13-114页
结论第114-116页
参考文献第116-121页
致谢第121-12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22-123页

论文共12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航迹预测技术研究
下一篇: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