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研究生教育论文

硕士研究生生源与社会分层流动--以华中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

摘要第9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1 导论第12-30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高校争夺优质生源的亟需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生向上社会流动的诉求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高等教育专业育人达人的需要第13页
    1.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选题的目的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选题的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第1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文献评价第24-25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对象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信效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假设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研究思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研究方法第27-30页
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30-41页
    2.1 基本概念界定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研究生生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会分层流动第30-32页
    2.2 主要理论依据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研究生培养理论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高等教育分流理论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社会分层流动理论第35页
    2.3 相关理论探讨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研究生生源与社会分层流动的关系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研究生生源与社会分层流动关系的分析维度探讨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研究生生源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应遵循的相关原则第39-41页
3 研究生生源与社会分层流动状况分析——以华中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第41-51页
    3.1 专业发展概况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专业概况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学生概况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培养概况第44页
    3.2 基本状况统计与分析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变量选取与指标说明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家长社会地位状况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学生专业基础状况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生源录取方式状况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生源录取分数状况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毕业生职业分层状况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毕业生单位性质状况第50-51页
4 研究生生源与社会分层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—— 以华中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第51-64页
    4.1 生源与学生分层流动的相关性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生源属地与学生分层流动的相关性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生源性别与学生分层流动的相关性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生源家庭背景与学生分层流动的相关性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生源第一学历与学生分层流动的相关性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4.2 存在的问题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富有科研兴趣者较少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打算做优专业者不多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对口就业者比例趋低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第一学历的就业影响过大第57-59页
    4.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政府方面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高校方面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社会方面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学生方面第63-64页
5 研究生生源优化与促进社会流动的对策建议第64-73页
    5.1 政府方面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健全法律法规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创新教育政策第65页
    5.2 高校方面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树立崇尚学术的教学理念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立科学严格的教育制度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探索适切的选拔培养机制第67-70页
    5.3 社会方面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创建贤才优先的用人机制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做好高校就业的社会服务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鼓励毕业生勇于创新创业第71页
    5.4 学生方面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强化专业认同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夯实理论基础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明确科研目标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拓展国际视野第72-73页
6 结论与展望第73-76页
    6.1 研究创新之处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研究内容有所突破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研究视角有所拓展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研究结论有所创新第73-74页
    6.2 本文所取得的成果与不足第74页
    6.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2页
附件第82页
附录一:调查问卷第82-86页
附录二:读研期间参加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第86页
附录三:读研期间发表文章及参与课题情况第86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高校内部权力运行机制优化研究
下一篇:地方免费师范生培养个案研究--基于四川省C大学毕业生的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