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及AMI量测的配网状态估计与AMI优化选址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课题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配电网状态估计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状态估计算法 | 第11-13页 |
1.2.2 伪量测生成方法 | 第13页 |
1.3 AMI 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1 AMI 在配网中应用 | 第13-14页 |
1.3.2 AMI 与配网状态估计 | 第14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基于 AMI 的配电网分层状态估计 | 第16-27页 |
2.1 引言 | 第16页 |
2.2 高级量测体系介绍 | 第16-18页 |
2.2.1 AMI 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2.2 AMI 量测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3 网络层次划分 | 第18-20页 |
2.3.1 分层思想 | 第18-20页 |
2.3.2 以 AMI 节点为边界节点的分层方法 | 第20页 |
2.4 配网分层状态估计 | 第20-23页 |
2.4.1 状态估计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4.2 全并行分层估计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4.3 算法流程 | 第22-23页 |
2.5 算例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5.1 算例构造 | 第23-24页 |
2.5.2 算例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基于 AMI 的伪量测生成方法 | 第27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27页 |
3.2 负荷分配系数模型 | 第27-28页 |
3.3 伪量测生成方法 | 第28-33页 |
3.3.1 负荷分配系数历史数据 | 第28-29页 |
3.3.2 负荷分配系数预测算法 | 第29-32页 |
3.3.3 子系统线损率的计算 | 第32-33页 |
3.3.4 伪量测生成方法流程 | 第33页 |
3.4 算例分析 | 第33-39页 |
3.4.1 算例构造 | 第34-35页 |
3.4.2 仿真结果 | 第35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AMI 的优化选址问题研究 | 第40-52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模型建立 | 第40-44页 |
4.2.1 拓扑分割 | 第40-42页 |
4.2.2 目标函数 | 第42-44页 |
4.3 遗传算法 | 第44-47页 |
4.3.1 遗传算法简介 | 第44-45页 |
4.3.2 遗传算法的操作 | 第45-46页 |
4.3.3 求解 AMI 优化选址问题 | 第46-47页 |
4.4 仿真算例 | 第47-51页 |
4.4.1 算例构造 | 第47-48页 |
4.4.2 算例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附录A IEEE33 节点测试系统 | 第57-59页 |
附录B IEEE33 节点负荷标准数据 | 第59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