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0-13页 |
1.1.1 电力电子系统概述 | 第10-11页 |
1.1.2 三相逆变电源的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3 三相逆变电源混杂控制的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1.2.1 三相逆变电源拓扑结构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2 三相逆变电源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2.3 电力电子系统中应用混杂控制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三相逆变电源切换线性系统建模分析 | 第21-31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切换线性系统基本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2.1 切换线性系统定义 | 第21-22页 |
2.2.2 切换线性系统分类 | 第22-23页 |
2.3 三相逆变电源切换线性系统模型的开关函数描述 | 第23-27页 |
2.3.1 三相逆变电源的工作模态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3.2 三相逆变电源开关函数描述模型 | 第26-27页 |
2.4 三相逆变电源切换线性系统模型的矩阵多项式描述 | 第27-30页 |
2.4.1 切换线性系统的多项式插值概述 | 第27-28页 |
2.4.2 三相逆变电源多项式插值描述 | 第28-30页 |
2.4.3 开关函数描述和插值多项式描述的区别与联系 | 第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三相逆变电源的控制性能分析 | 第31-41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三相逆变电源的稳定性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2.1 线性切换系统稳定性概述 | 第31-32页 |
3.2.2 三相逆变电源稳定性判定 | 第32-33页 |
3.3 三相逆变电源的能控性分析 | 第33-37页 |
3.3.1 能控性分析的数学基础 | 第33-34页 |
3.3.2 线性切换系统能控性概述 | 第34-35页 |
3.3.3 三相逆变电源的能控性判定 | 第35-37页 |
3.4 三相逆变电源的能观性判定 | 第37-40页 |
3.4.1 线性切换系统的能观性概述 | 第37-38页 |
3.4.2 三相逆变电源的能观性判定 | 第38-4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三相逆变电源的混杂自动机模型 | 第41-56页 |
4.1 引言 | 第41页 |
4.2 混杂自动机理论概述 | 第41-43页 |
4.2.1 混杂自动机理论数学基础 | 第41-42页 |
4.2.2 混杂自动机中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| 第42-43页 |
4.3 三相逆变电源混杂控制器的设计 | 第43-48页 |
4.3.1 切换序列的设计 | 第43-44页 |
4.3.2 边界条件的设计 | 第44-48页 |
4.4 混杂自动机模型仿真分析 | 第48-55页 |
4.4.1 电路仿真参数设计 | 第49-50页 |
4.4.2 混杂控制器的仿真设计 | 第50-52页 |
4.4.3 混杂系统整体闭环仿真 | 第52-5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三相逆变电源实物实验 | 第56-67页 |
5.1 引言 | 第56页 |
5.2 三相逆变电源系统总体设计 | 第56-57页 |
5.3 三相逆变电源硬件设计 | 第57-61页 |
5.3.1 主电路设计 | 第57-58页 |
5.3.2 辅助电路设计 | 第58-61页 |
5.4 三相逆变电源软件设计 | 第61-63页 |
5.5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3-66页 |
5.5.1 阻性负载稳态情况的输出 | 第64页 |
5.5.2 感性负载稳态情况的输出 | 第64-65页 |
5.5.3 负载波动情况的输出 | 第65-66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