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定价问题的研究--以长丰县为例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5页
 一、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-11页
  (一) 选题背景第8-10页
  (二) 选题意义第10-11页
 二、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-13页
  (一) 国外研究动态第11-12页
  (二) 国内研究动态第12-13页
 三、研究方法、创新点和篇章结构第13-15页
  (一) 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(二) 本文创新点第13-14页
  (三) 本文的篇章结构安排第14-15页
第二章 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定价的理论基础第15-22页
 一、贷款定价及其目标选择第15-16页
  (一) 贷款定价的内涵第15页
  (二) 贷款定价的目标第15-16页
 二、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定价相关理论评述第16-18页
  (一) 利率决定理论第16-18页
  (二) 信贷配给理论第18页
 三、有关国外贷款定价模式的介绍第18-22页
  (一) 成本加成定价(Cost-Plus Loan Pricing)第18-19页
  (二) 价格领导型定价(Price Lead ship Loan Pricing)第19-20页
  (三) 客户盈利性分析定价(Custom Profitability Analysis)第20-21页
  (四) 本节小结第21-22页
第三章 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现状分析第22-27页
 一、农村资金互助发展现状第22-24页
  (一) 背景状况第22页
  (二) 发展规模第22-23页
  (三) 制度安排第23-24页
 二、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作用第24-25页
  (一) 促进农村金融有效发挥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第24页
  (二) 有利于净化农村金融环境,实现支农资金的有效利用第24-25页
  (三) 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步伐第25页
 三、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5-27页
  (一) 经营规范性第25-26页
  (二) 内部管理机制第26页
  (三) 财务风险控制第26-27页
  (四) 外部监管第27页
第四章 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定价的理论值分析第27-36页
 一、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7-29页
  (一) 资金成本第27-28页
  (二) 风险因素第28页
  (三) 操作成本第28页
  (四) 贷款期限第28页
  (五) 基准利率第28页
  (六) 贷款规模第28页
  (七) 资金市场供求第28-29页
  (八) 同业竞争第29页
 二、贷款定价的模型选择第29-31页
 三、基于安徽省长丰县的实证研究第31-35页
  (一) 长丰县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现状第31-32页
  (二) 长丰县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利率水平的测算第32-35页
 四、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五章 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定价偏离的成因分析第36-41页
 一、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定价现状第36-38页
  (一) 贷款定价的组织管理第36-37页
  (二) 贷款定价的利率水平第37-38页
 二、贷款定价偏离的成因分析第38-41页
  (一) 宏观层面第38-40页
  (二) 微观层面第40-41页
第六章 优化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第41-48页
 一、完善促进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制度条件第41-43页
  (一) 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,明确法律地位和市场定位第41-42页
  (二) 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,改进监管方式第42页
  (三) 加快信用担保制度的配套建设第42-43页
 二、营造有利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第43-44页
  (一) 逐步实现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第43页
  (二) 适当调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市场准入标准第43-44页
  (三) 引导农村资金互助社与正规金融组织实现对接第44页
 三、优化政府在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的扶持作用第44-46页
  (一) 政府资金方面给予农村资金互助政策支持第44-45页
  (二) 政府建立专项基金入股农村资金互助社第45页
  (三) 政府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实现间接调控第45-46页
 四、加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自身建设第46-48页
  (一) 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第46页
  (二) 强化合规经营,提高风控能力第46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研究
下一篇: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计量研究--KMV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