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超级电容器简介 | 第10-13页 |
1.1.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 | 第11-12页 |
1.1.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| 第12页 |
1.1.3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1.1.4 超级电容器的用途 | 第13页 |
1.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| 第13-15页 |
1.2.1 双电层电容器 | 第13-14页 |
1.2.2 法拉第赝电容器 | 第14页 |
1.2.3 混合型电容器 | 第14-15页 |
1.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3.1 碳材料 | 第15页 |
1.3.2 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 | 第15-16页 |
1.3.3 导电聚合物材料 | 第16页 |
1.4 二氧化锰和聚苯胺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4.1 二氧化锰的晶型结构与性能 | 第16-17页 |
1.4.2 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 | 第17页 |
1.4.3 二氧化锰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4.4 聚苯胺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 | 第18页 |
1.5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6 本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| 第20-25页 |
2.1 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2 电极材料的物性表征 | 第21-22页 |
2.2.1 X-射线衍射分析(XRD) | 第21页 |
2.2.2 扫描电镜分析(SEM) | 第21页 |
2.2.3 透射电镜分析(TEM) | 第21页 |
2.2.4 比表面积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3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| 第22-23页 |
2.3.1 循环伏安法测试 | 第22页 |
2.3.2 交流阻抗测试 | 第22页 |
2.3.3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| 第22页 |
2.3.4 循环性能测试 | 第22-23页 |
2.4 聚合物和氧化物的制备 | 第23-25页 |
2.4.1 聚苯胺碳的制备方法 | 第23页 |
2.4.2 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 | 第23页 |
2.4.3 二氧化锰-聚苯胺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4.4 电极的制备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PAnC和MnO_2-PAn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| 第25-47页 |
3.1 氧化剂用量对制备PAnC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3.1.1 实验步骤 | 第25页 |
3.1.2 电容性质 | 第25-26页 |
3.2 压力对制备PAnC电极性能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3.3 PAnC电极与活性炭电极的比较 | 第27-28页 |
3.4 KMnO4加入方式不同对制备Mn O_2-PAnC性能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4.1 实验步骤 | 第28页 |
3.4.2 电容性质 | 第28-29页 |
3.5 浓度对制备MnO_2-PAnC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5.1 实验步骤 | 第29-30页 |
3.5.2 电容性质 | 第30-31页 |
3.6 反应温度对制备MnO_2-PAnC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6.1 实验步骤 | 第31页 |
3.6.2 电容性质 | 第31-32页 |
3.7 不同PAnC量对制备MnO_2-PAnC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| 第32-45页 |
3.7.1 实验步骤 | 第32-33页 |
3.7.2 XRD和比表面积测试 | 第33-37页 |
3.7.3 SEM和TEM测试 | 第37-41页 |
3.7.4 循环伏安测试 | 第41-42页 |
3.7.5 交流阻抗测试 | 第42-44页 |
3.7.6 恒流充放电测试 | 第44-45页 |
3.7.7 循环性能测试 | 第45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MnO_2-PAnC与MnO_2、MnO_2-C电极材料的比较 | 第47-62页 |
4.1 XRD测试 | 第47页 |
4.2 TEM测试 | 第47-49页 |
4.3 比表面积测试 | 第49-51页 |
4.4 循环伏安测试 | 第51-56页 |
4.5 交流阻抗测试 | 第56-57页 |
4.6 恒流充放电测试 | 第57-59页 |
4.7 循环性能测试 | 第59-61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7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