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9页 |
·国内外松树纸浆材遗传改良研究 | 第11-18页 |
·木材密度遗传改良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木材物理性状遗传改良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木材化学成分的遗传改良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木材材性性状之间相关性及改良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松树纸浆材良种选育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外松树高产脂遗传改良研究 | 第18-26页 |
·与高产脂相关因子的研究 | 第19-23页 |
·国内外松脂生产力遗传改良研究现状 | 第23-26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6-2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7-29页 |
2 马尾松木材密度的变异研究 | 第29-41页 |
·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1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9-30页 |
·试样处理 | 第30页 |
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9页 |
·各取样部位木材密度家系间变异情况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各取样部位木材密度无性系间变异情况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不同取样高度、不同径向层次间木材密度差异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树干纵向和径向木材密度的相关分析 | 第35页 |
·树干纵向和径向层次间木材密度变化趋势 | 第35-37页 |
·各密度指标遗传稳定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各密度指标家系内稳定性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各年龄期木材基本密度与成熟材平均密度回归分析 | 第39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39-41页 |
·马尾松木材密度取样方法与家系选择 | 第39-40页 |
·不同取样部位的马尾松木材密度变异趋势 | 第40页 |
·马尾松木材密度指标的最适选择年龄 | 第40-41页 |
3 马尾松木材化学组分的遗传变异研究 | 第41-47页 |
·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1页 |
·试样处理 | 第41-42页 |
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4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各性状家系间和家系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 | 第42-44页 |
·各性状遗传力分析 | 第44页 |
·木材性状与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| 第44页 |
·各性状在树木不同取样高间差异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45-47页 |
4 马尾松木材管胞形态遗传变异研究 | 第47-65页 |
·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7-49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7页 |
·取样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试样处理 | 第48页 |
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61页 |
·各管胞形态指标的家系间变异情况分析 | 第49页 |
·各管胞形态指标的遗传力估算 | 第49页 |
·各管胞形态指标的年龄变异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各管胞形态指标与年轮参数的相关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各管胞形态的均值表现水平与年龄变化趋势 | 第52-60页 |
·各管胞形态指标的年龄变异 | 第60-61页 |
·浆纸材合理采伐年龄的确定 | 第61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61-65页 |
·马尾松木材管胞指标与制浆性能 | 第61-62页 |
·径向生长与纸浆材优良基因型选择 | 第62-63页 |
·马尾松木材管胞形态的时间变异性与浆纸林采伐时间的确定 | 第63页 |
·晚材率与纸浆材优良基因型选择 | 第63-65页 |
5 马尾松纸浆材优良基因型的选择 | 第65-7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65-67页 |
·试验地基本情况 | 第65页 |
·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| 第65-66页 |
·生长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| 第66页 |
·木材干物质产量、木材纤维素产量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优良家系选择方法 | 第6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7-70页 |
·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优良家系选择与遗传增益 | 第68-70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70-71页 |
6 马尾松建筑材的优良基因型选择 | 第71-7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71-72页 |
·试验地基本情况 | 第71页 |
·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| 第71页 |
·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优良家系选择方法 | 第7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2-75页 |
·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| 第72-73页 |
·优良家系选择与遗传增益 | 第73-75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75-77页 |
7 马尾松产脂能力的遗传变异研究与评价方法 | 第77-8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77-79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77页 |
·采脂方法 | 第77页 |
·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| 第77-7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9-83页 |
·马尾松产脂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79-81页 |
·全部参试材料方差分析 | 第81页 |
·各性状遗传力计算 | 第81-83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83-87页 |
·产脂力估算方法的比较 | 第83页 |
·树木光合面积对产脂能力影响 | 第83-84页 |
·树木径向生长对产脂能力的影响 | 第84页 |
·采割技术对产脂量的影响 | 第84页 |
·马尾松产脂能力的遗传控制效应 | 第84-85页 |
·马尾松产脂能力的评价 | 第85-87页 |
8 马尾松高产脂优良基因型选择 | 第87-9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87-88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87页 |
·采脂方法 | 第87页 |
·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| 第87-8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88-90页 |
·各无性系、家系产脂力均值排名 | 第88-89页 |
·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| 第89页 |
·优良家系的选择 | 第89-90页 |
·结论 | 第90-91页 |
9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| 第91-97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91-94页 |
·马尾松木材密度指标的选择方法 | 第91页 |
·马尾松木材化学成分遗传规律与选择方法 | 第91页 |
·马尾松木材管胞形态变异与遗传改良方法研究 | 第91-92页 |
·马尾松纸浆材采伐年龄的确定 | 第92页 |
·马尾松纸浆材优良基因型的选择 | 第92-93页 |
·马尾松建筑材优良基因型的选择 | 第93页 |
·马尾松产脂能力的影响因素 | 第93-94页 |
·马尾松产脂能力的遗传控制效应 | 第94页 |
·马尾松产脂能力的评价 | 第94页 |
·马尾松高产脂优良基因型选择 | 第94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与价值 | 第94-95页 |
·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| 第94-95页 |
·研究结论的实践意义 | 第95页 |
·进一步研究设想与展望 | 第95-97页 |
·马尾松重要经济性状的双亲遗传分析 | 第95页 |
·马尾松重要经济性状的定向改良 | 第95-96页 |
·马尾松纸浆性能的遗传研究 | 第96页 |
·马尾松与其它松种杂交研究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8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08-109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09-110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10-111页 |
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成果 | 第111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