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温热解工程性修复高浓度汞污染土壤复垦可行性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概述 | 第10-14页 |
1.1.1 土壤汞污染成因 | 第10-12页 |
1.1.2 土壤汞的存在形态与迁移转化 | 第12-14页 |
1.1.3 土壤汞的生物有效性 | 第14页 |
1.2 土壤汞污染的潜在危害 | 第14-15页 |
1.2.1 土壤汞污染危害植物生长 | 第14-15页 |
1.2.2 土壤汞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| 第15页 |
1.3 土壤汞污染修复技术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3.1 常用修复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3.2 低温热解技术 | 第16-18页 |
1.4 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1.4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8页 |
1.4.2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20-29页 |
2.1 田间种植实验 | 第20-22页 |
2.1.1 试验场地的选择 | 第20-21页 |
2.1.2 试验场地的设计 | 第21页 |
2.1.3 农耕作物的选择与栽培 | 第21-22页 |
2.2 实验室分析方法 | 第22-27页 |
2.2.1 样品采集与保存 | 第22-23页 |
2.2.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| 第23页 |
2.2.3 总汞及形态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2.4 甲基汞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2.5 农作物生理生化活性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3 作物经济产量及安全性评估 | 第27页 |
2.4 添加腐熟秸秆对修复土壤中汞的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2.4.1 供试材料 | 第27页 |
2.4.2 实验步骤 | 第27-28页 |
2.4.3 有关数据计算及分析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修复土壤肥力及复垦对作物生长状态的影响 | 第29-38页 |
3.1 土壤理化性质 | 第29-30页 |
3.2 农作物生长状态 | 第30-38页 |
3.2.1 农作物株高及经济产量 | 第30-31页 |
3.2.2 叶绿素含量 | 第31-35页 |
3.2.3 脯氨酸含量 | 第35-36页 |
3.2.4 POD和CAT酶活性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汞在复垦土壤和作物中的分布与积累 | 第38-46页 |
4.1 汞在土壤中的分布 | 第38-41页 |
4.1.1 土体土壤中汞形态分布 | 第38-39页 |
4.1.2 作物根际土壤中汞形态分布 | 第39-41页 |
4.2 汞在作物中的积累 | 第41-46页 |
4.2.1 汞在作物可食部分中的积累 | 第41-42页 |
4.2.2 汞在作物植株中的积累 | 第42-44页 |
4.2.3 甲基汞在作物中的积累 | 第44-46页 |
第五章 添加腐熟秸秆对修复土壤中汞的稳定性的影响 | 第46-51页 |
5.1 不同实验配比下土壤汞的生物有效性 | 第47-48页 |
5.2 土壤汞形态间相关性分析 | 第48-50页 |
5.3 实验结论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1-53页 |
展望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0页 |
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60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