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纤维素对污泥中多环芳烃厌氧生物降解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1.2 多环芳烃(PAHs)概述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PAHs的物理化学性质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PAHs的生物毒性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PAHs的来源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污泥中PAHs的分布特征第11-12页
    1.4 PAHs厌氧生物降解研究进展第12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厌氧生物降解PAHs效果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纤维素对PAHs厌氧生物降解的影响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厌氧生物降解PAHs的途径与产物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厌氧生物降解PAHs主要菌属第18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意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技术路线第21-22页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-30页
    2.1 污泥与纤维素的来源与特征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厌氧反应装置运行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装置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装置运行条件及方法第24页
    2.3 多环芳烃提取与测定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试剂与标样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样品的提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GC-MS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第26页
    2.4 产甲烷活性测定第26-27页
    2.5 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测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污泥中DNA提取与纯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污泥样品的PCR扩增第28页
    2.6 微生物形态测定第28页
    2.7 数据处理第28-30页
第三章 纤维素对污泥厌氧生物降解启动期指标变化的影响第30-39页
    3.1 污泥与纤维素厌氧消化反应的环境条件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不同实验组中的污泥C/N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不同实验组的pH变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不同实验组中的氧化还原电位(ORP)变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不同实验组中的NH_4~+-N变化第33-34页
    3.2 不同实验组中的含水率和有机质(VS/TS)含量变化第34-35页
    3.3 不同实验组中污泥厌氧消化产气量变化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日产气量变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厌氧消化稳定后气体成分变化第36-37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37-39页
第四章 纤维素对污泥中多环芳烃厌氧生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第39-53页
    4.1 污泥中多环芳烃单体含量变化第39-46页
    4.2 污泥中不同环数多环芳烃含量变化第46-50页
    4.3 纤维素的添加对污泥中多环芳烃总含量变化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1-53页
第五章 厌氧生物降解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第53-72页
    5.1 污泥中微生物形态观察第53-55页
    5.2 产甲烷活性第55-56页
    5.3 稳定运行期细菌群落分析第56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细菌多样性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细菌群落组成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不同处理组间细菌组成差异性分析第61-65页
    5.4 稳定运行期古菌群落分析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古菌多样性分析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古菌群落组成分析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不同处理组间古菌组成差异性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70-72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-7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2-73页
    6.2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85页
致谢第85-87页
附录第87-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活污水与酸性矿山废水联合处理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
下一篇:低温热解工程性修复高浓度汞污染土壤复垦可行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