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玉米(玉蜀黍)论文

不同水分条件及复水对吉林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模拟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引言第9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作物模型的相关研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玉米干旱的相关研究第13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17-18页
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数据介绍第18-25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域概况第18-19页
    2.2 资料来源第19-20页
    2.3 研究数据第20-21页
    2.4 研究方法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春玉米干旱时空特征研究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WOFOST模型模拟方法第23-25页
第三章 吉林省春玉米干旱特征分析第25-40页
    3.1 春玉米水分供需特征第25-27页
    3.2 春玉米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第27-30页
    3.3 春玉米干旱等级特征空间分布第30-31页
    3.4 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指数的年际变化第31-33页
    3.5 各地区干旱的站次比第33-36页
    3.6 不同区域干旱频率年代际变化第36-39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 WOFOST参数本地化及验证第40-56页
    4.1 WOFOST模型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WOFOST模型简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WOFOST模型机理第41-44页
    4.2 模型参数本地化以及验证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模型相关数据的计算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型参数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型模拟及验证第48-50页
    4.3 典型干旱年份验证第50-5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五章 吉林春玉米不同水分条件及复水模拟研究第56-71页
    5.1 不同水分条件及一次性复水模拟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模拟方案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模拟结果第58-62页
    5.2 不同水分条件及连续性复水模拟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连续3天持续复水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连续5天持续复水第64-65页
    5.3 改变光、温的水分条件模拟第65-6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8-71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-76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71-74页
    6.2 特色与创新第74页
    6.3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个人简介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物炭对磷吸附特性及小麦生长的影响
下一篇: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冬小麦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