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生物炭对磷吸附特性及小麦生长的影响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土壤磷素研究背景及利用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生物炭研究背景及利用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生物炭对土壤中磷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生物炭对土壤改良及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、目的与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1.5 技术路线第17-19页
第二章 生物炭热解温度对磷吸附的影响第19-39页
    2.1 仪器与试剂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仪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试剂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试验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生物炭的制备与基本性质的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试验土壤的制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对溶液磷吸附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测定方法及数据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分析第2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水稻秸秆生物炭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对溶液磷吸附的影响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第31-3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三章 不同来源生物炭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第39-4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9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供试材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验设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数据分析第40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来源生物炭的理化性质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来源生物炭对土壤磷吸附热力学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来源生物炭对土壤磷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第43-4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四章 生物炭对土壤性质、养分及小麦生长的影响第48-6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8-49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供试材料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试验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测定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数据分析第51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1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生物炭的添加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生物炭的添加对小麦叶绿素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生物炭的添加对小麦氮磷含量的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生物炭的添加对土壤有效磷、氨态氮、有机质的影响第58-6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五章 主要结论、创新点及研究展望第61-64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61-62页
    5.2 创新点第62页
    5.3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2页
作者简介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施硅对水稻生长及砷吸收的影响
下一篇:不同水分条件及复水对吉林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模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