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4页 |
引言 | 第16-20页 |
第一章 巡回检察室的概念及其助推法治下乡的必要性 | 第20-24页 |
1.1 巡回检察室的概念 | 第20页 |
1.2 巡回检察室助推法治下乡的必要性 | 第20-24页 |
1.2.1 加强乡镇建设,优化法治下乡的作用 | 第20-21页 |
1.2.2 完善司法体系,夯实法治下乡的组织基础 | 第21页 |
1.2.3 化解矛盾纠纷,凸现法治下乡的实效 | 第21页 |
1.2.4 打造民生检察,拓展法治下乡的普法主体 | 第21-22页 |
1.2.5 践行“能动司法”,提升法治下乡的社会效果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H县人民检察院巡回检察室助推法治下乡的现状分析 | 第24-32页 |
2.1 H县人民检察院设立巡回检察室的基本情况 | 第24-29页 |
2.1.1 机构设置情况 | 第24页 |
2.1.2 具体职能职责 | 第24-25页 |
2.1.3 具体工作机制 | 第25-29页 |
2.2 H县人民检察院巡回检察室助推法治下乡取得的成效 | 第29-30页 |
2.2.1 促进司法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| 第29页 |
2.2.2 促进农村社会矛盾有效化解 | 第29页 |
2.2.3 促进普法进程更加务实有效 | 第29-30页 |
2.2.4 促进群众“难题”得到有效解决 | 第3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H县人民检察院巡回检察室助推法治下乡的问题及原因 | 第32-42页 |
3.1 H县人民检察院巡回检察室助推法治下乡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5页 |
3.1.1 部分工作不够扎实 | 第32页 |
3.1.2 回应群众关切有限 | 第32-33页 |
3.1.3“成本—激励”机制的不完备 | 第33-34页 |
3.1.4 与其他组织配合不够协调 | 第34页 |
3.1.5 基层群众参与度不高 | 第34-35页 |
3.2 H县人民检察巡回检察室助推法治下乡乏力的原因 | 第35-39页 |
3.2.1 基层群众缺乏认知与信任 | 第35-36页 |
3.2.2 检察人员观念存在偏差 | 第36-38页 |
3.2.3 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| 第38-3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9-42页 |
第四章 完善巡回检察室助推法治下乡的对策建议 | 第42-52页 |
4.1 回应社会关切,促进群众参与 | 第43-44页 |
4.1.1 网上网下畅通群众民意诉求表达渠道 | 第43页 |
4.1.2 搭建主题突出的法律宣传平台 | 第43-44页 |
4.1.3 围绕群众关切深化法治下乡 | 第44页 |
4.2 明确巡回检察室职能,大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| 第44-47页 |
4.2.1 科学定位基层检察院巡回检察室角色 | 第44-45页 |
4.2.2 依据乡镇特色设立检察服务岗 | 第45页 |
4.2.3 确立以“服务”为核心的司法价值观 | 第45-46页 |
4.2.4 培育具有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的检察队伍 | 第46-47页 |
4.3 完善服务机制,加强协调运作 | 第47-49页 |
4.3.1 健全巡回检察室法治下乡的立法机制 | 第47-48页 |
4.3.2 健全巡回检察室法治下乡的服务机制 | 第48页 |
4.3.3 健全巡回检察室法治下乡的协调机制 | 第48页 |
4.3.4 健全巡回检察室法治下乡的考评机制 | 第48-49页 |
4.4 坚持民生为本,回应社会关切 | 第49-51页 |
4.4.1 思想上高度重视服务民生 | 第49-50页 |
4.4.2 职能上助力推动服务民生 | 第50-51页 |
4.4.3 工作上优先保障服务民生 | 第5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