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一、引言 | 第10-12页 |
(一) 研究的缘起 | 第10-11页 |
(二) 研究的目的 | 第11-12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2-22页 |
(一) 教材、教科书的定义,"新课标教科书"的含义 | 第12-13页 |
(二) 教科书的性质和地位 | 第13页 |
(三) 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 | 第13-15页 |
(四) 教科书评价研究的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我国现行教科书的特点及现状 | 第15页 |
2.我国现行教科书评价研究的特点及现状 | 第15-16页 |
(五) 教科书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| 第16-20页 |
1.国内的研究 | 第16-19页 |
(1) 教科书评价的内容 | 第16-17页 |
(2) 教科书评价的原则 | 第17页 |
(3) 教科书评价的组织 | 第17页 |
(4) 教科书评价的过程 | 第17页 |
(5) 教科书评价的方法 | 第17页 |
(6) 教科书评价的维度和标准 | 第17-19页 |
(7) 教科书评价的心理效应 | 第19页 |
2.国外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(六) 国内外当前教科书构建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| 第20-21页 |
(七) 述评 | 第21-22页 |
三、研究的思路、过程和方法 | 第22-27页 |
(一) 研究思路:教科书评价模型 | 第22页 |
(二) 对教科书评价维度和标准的分析与本研究的定位 | 第22-25页 |
(三)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| 第25-27页 |
四、研究的结果及分析之一 | 第27-37页 |
(一) 新课标教科书与新课程理念 | 第27-29页 |
(二) 新课标教科书与教学资源 | 第29-30页 |
(三) 新旧教科书的对比 | 第30-32页 |
(四) 新课标教科书与考试 | 第32-33页 |
(五) 新课标教科书与自己的教学行为 | 第33-35页 |
(六) 新课标教科书与新课程培训及教科书的管理 | 第35-37页 |
五、研究结果及分析之二 | 第37-49页 |
(一) 教师认识和使用新课标教科书的六种状况 | 第37-38页 |
(二) 研究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| 第38-49页 |
1.教师认识和使用新课标教科书的差异 | 第38-39页 |
2.教师认识和使用新课标教科书的价值导向 | 第39-40页 |
3.影响教师认识和使用新课标教科书的因素 | 第40-49页 |
六、研究结论及建议 | 第49-53页 |
(一) 研究的结论 | 第49页 |
(二) 建议及对策 | 第49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附录一:调查问卷 | 第57-61页 |
附录二:教师访谈资料 | 第61-64页 |
后记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