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目录 | 第12-16页 |
图表索引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31页 |
1.1 研究背景综述 | 第18-21页 |
1.1.1 城市化与城市时空演化 | 第18-19页 |
1.1.2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系统研究 | 第19-20页 |
1.1.3 城市土地扩展与土地利用规划 | 第20-21页 |
1.2 研究动态 | 第21-25页 |
1.2.1 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模拟研究动态 | 第21-24页 |
1.2.2 目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| 第24-25页 |
1.3 研究意义和内容 | 第25-30页 |
1.3.1 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25-26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26-27页 |
1.3.3 论文框架 | 第27-30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| 第31-51页 |
2.1 复杂适应系统及其理论 | 第31-33页 |
2.1.1 复杂性科学 | 第31页 |
2.1.2 复杂适应系统 | 第31-33页 |
2.2 多智能体基本理论 | 第33-41页 |
2.2.1 智能体的基本概念 | 第33-34页 |
2.2.1.1 智能体的定义 | 第33页 |
2.2.1.2 智能体的特征 | 第33-34页 |
2.2.2 智能体概念模型 | 第34-35页 |
2.2.3 智能体体系结构 | 第35-39页 |
2.2.3.1 智能体的基本结构 | 第35-36页 |
2.2.3.2 反应型智能体结构 | 第36-37页 |
2.2.3.3 慎思型智能体结构 | 第37-38页 |
2.2.3.4 复合型智能体结构 | 第38-39页 |
2.2.4 基于智能体的建模 | 第39-41页 |
2.3 博弈论基础知识 | 第41-50页 |
2.3.1 博弈论概念 | 第41-42页 |
2.3.2 博弈论基本要素 | 第42-45页 |
2.3.3 博弈分类 | 第45-46页 |
2.3.4 纳什均衡 | 第46-47页 |
2.3.5 博弈的扩展式表述 | 第47-48页 |
2.3.6 贝叶斯法则 | 第48-5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三章 城镇土地扩展的复杂适应性研究 | 第51-68页 |
3.1 基本概念与内涵 | 第51-53页 |
3.1.1 系统 | 第51-52页 |
3.1.2 城镇土地系统 | 第52-53页 |
3.2 城镇土地系统扩展演化的复杂过程 | 第53-57页 |
3.2.1 城镇土地扩展过程概述 | 第53-54页 |
3.2.2 城市土地扩展的时空复杂性 | 第54-55页 |
3.2.3 城镇土地扩展的自组织 | 第55-56页 |
3.2.4 城镇土地系统的混沌边缘 | 第56-57页 |
3.3 城镇土地利用扩展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 | 第57-65页 |
3.3.1 城镇土地扩展理论模式 | 第57-58页 |
3.3.1.1 历史形态模式 | 第57页 |
3.3.1.2 区位经济模式 | 第57-58页 |
3.3.1.3 决策行为模式 | 第58页 |
3.3.1.4 政治经济学模式 | 第58页 |
3.3.2 城镇土地扩展空间模式 | 第58-61页 |
3.3.2.1 同心圆式扩展模式 | 第58-59页 |
3.3.2.2 不连续团块扩展模式 | 第59页 |
3.3.2.3 松散连续蔓延模式 | 第59-60页 |
3.3.2.4 沿交通轴线带状扩展模式 | 第60-61页 |
3.3.3 城镇土地扩展动力机制 | 第61-65页 |
3.3.3.1 城镇土地扩展作用力分类 | 第61-63页 |
3.3.3.2 城镇土地扩展动力机制 | 第63-65页 |
3.4 城镇土地扩展与多智能体理论 | 第65-66页 |
3.4.1 城镇土地扩展主体 | 第65页 |
3.4.2 城镇土地扩展的多智能体应用分析 | 第65-6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中城镇用地量的博弈研究 | 第68-84页 |
4.1 土地利用规划 | 第68-69页 |
4.1.1 规划 | 第68页 |
4.1.2 土地利用规划 | 第68-69页 |
4.2 土地利用规划中用地扩展数量博弈 | 第69-83页 |
4.2.1 博弈的参与人 | 第69-70页 |
4.2.1.1 地方政府 | 第70页 |
4.2.1.2 中央政府 | 第70页 |
4.2.2 土地利用规划博弈过程 | 第70-83页 |
4.2.2.1 城镇扩展用地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| 第71-75页 |
4.2.2.2 城镇扩展用地数量模型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| 第75-83页 |
4.2.2.3 模型结果分析 | 第8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五章 基于多智能体的城镇土地扩展模拟与规划情景研究 | 第84-99页 |
5.1 多智能体城镇扩展模型 | 第84-96页 |
5.1.1 多智能体建模机制 | 第85-86页 |
5.1.2 多智能体的模型结构 | 第86-88页 |
5.1.2.1 环境感知过程 | 第86-87页 |
5.1.2.2 优选方案 | 第87页 |
5.1.2.3 决策 | 第87-88页 |
5.1.3 智能体行为规则 | 第88-89页 |
5.1.4 智能体的决策规则 | 第89-96页 |
5.1.4.1 可拓物元模型 | 第89-91页 |
5.1.4.2 政府主体及决策规则 | 第91-93页 |
5.1.4.3 居民主体及决策规则 | 第93-95页 |
5.1.4.4 企业主体及决策规则 | 第95-96页 |
5.1.4.5 城市土地扩展主体综合决策规划 | 第96页 |
5.2 基于用地数量博弈的规划情景研究 | 第96-98页 |
5.2.1 不同经济发展战略下规划情景 | 第97页 |
5.2.2 规划情景的设定 | 第97-9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第六章 实例应用分析 | 第99-125页 |
6.1 研究区域分析 | 第99-101页 |
6.1.1 自然地理概况 | 第99-100页 |
6.1.2 社会经济概况 | 第100-101页 |
6.2 仿真平台与实现 | 第101-103页 |
6.2.1 仿真平台 | 第101页 |
6.2.2 Repast平台 | 第101-102页 |
6.2.3 体系结构 | 第102-103页 |
6.3 用地扩展数量博弈 | 第103-106页 |
6.3.1 博弈模型参数的设定 | 第103-104页 |
6.3.2 研究区用地扩展数量博弈 | 第104-106页 |
6.4 模型实现流程 | 第106-108页 |
6.5 数据处理模拟与结果分析 | 第108-124页 |
6.5.1 数据预处理 | 第108-111页 |
6.5.2 平台模拟结果 | 第111-113页 |
6.5.3 模型评价 | 第113页 |
6.5.4 模拟结果分析 | 第113-124页 |
6.5.4.1 嘉鱼城区土地扩展与规划情景分析 | 第113-119页 |
6.5.4.2 不同经济发展战略下的规划情景分析 | 第119-120页 |
6.5.4.3 规划情景模拟中的扩展趋势分析 | 第120-121页 |
6.5.4.4 研究区城镇土地扩展驱动力分析 | 第121-124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124-125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5-129页 |
7.1 研究内容总结 | 第125-126页 |
7.2 研究成果创新点 | 第126-127页 |
7.3 后续研究展望 | 第127-128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128-1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9-138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简介 | 第138-139页 |
致谢 | 第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