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(一) 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 | 第12页 |
(二) 各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重视和支持 | 第12-13页 |
(三) 乡村旅游开展中问题凸现 | 第13-14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14-19页 |
(一) 乡村旅游的概念 | 第14页 |
(二) “主、客”角色界定及其感知定义 | 第14-15页 |
(三) 国外对居民旅游感知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(四) 国内对居民旅游感知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(五) 国内外对于旅游者旅游感知的研究 | 第17页 |
(六)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| 第17-18页 |
(七) 小结 | 第18-19页 |
三、研究目的 | 第19-20页 |
四、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设计 | 第21-25页 |
一、桂林世外桃源景区基本情况 | 第21-22页 |
二、研究方案设计 | 第22-23页 |
三、调查的基本情况与相关数据收集 | 第23-25页 |
(一) 针对社区居民的调查 | 第23-24页 |
(二) 针对游客的调查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世外桃源景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 | 第25-42页 |
一、调查地居民的基本情况 | 第25-26页 |
二、问卷的信度分析 | 第26-27页 |
三、指标量表的描述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四、居民旅游感知分析 | 第28-42页 |
(一) 经济影响感知分析 | 第29-32页 |
(二) 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分析 | 第32-34页 |
(三) 居民对开展旅游后的环境影响感知 | 第34-36页 |
(四) 居民对旅游支持条件的感知 | 第36-39页 |
(五) 居民对本地旅游状况的总体感知 | 第39-40页 |
(六) 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世外桃源景区游客旅游感知研究 | 第42-55页 |
一、被访游客的基本情况 | 第42-44页 |
二、指标量表的描述性分析 | 第44-45页 |
三、旅游者感知分析 | 第45-55页 |
(一) 乡村生态环境品质感知 | 第46-47页 |
(二) 旅游商品及服务质量感知状况 | 第47-48页 |
(三) 乡村的社会文化习俗感知状况 | 第48-49页 |
(四) 游客与游览社区互动情况 | 第49-50页 |
(五) 游客的总体感知评价 | 第50-51页 |
(六) 游客感知价值表现性分析 | 第51-53页 |
(七)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五章 “主、客”旅游感知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| 第55-64页 |
一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| 第55页 |
二、“主、客”旅游感知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| 第55-58页 |
(一) 当地居民方面 | 第56-57页 |
(二) 来访旅游者方面 | 第57页 |
(三) 双方综合感知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| 第57-58页 |
三、“主、客”感知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| 第58-64页 |
(一) 实现居民利益诉求 | 第58-59页 |
(二) 政府角色定位要准确 | 第59-60页 |
(三) 真正实现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 | 第60-61页 |
(四) 旅游企业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与责任 | 第61-63页 |
(五) 目的地村民的义务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结语及展望 | 第64-65页 |
注释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一 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调查问卷 | 第71-73页 |
附录二 旅游者旅游感知调查问卷 | 第73-75页 |
附图一,针对居民的问卷可靠性分析结果截图 | 第75-76页 |
附图二,针对游客的问卷可靠性分析结果截图 | 第76-77页 |
附图三,世外桃源景区掠影 | 第77-78页 |
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8-79页 |
后记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