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二维纺锤形生色团分子的合成与光学材料的制备

内容提要第5-6页
中文摘要第6-9页
Abstract第9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8-54页
    1.1 二阶非线性光学简介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基本原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测试方法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1 测试分子一阶超极化率的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2 测试电光系数的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应用简介第24-25页
    1.2 非线性材料的发展史第25-27页
    1.3 二阶非线性生色团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高β的生色团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供电子基团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吸电子基团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共轭桥和生色团分子第29-32页
    1.4 非线性材料的分类第32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极化聚合物的分类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1 主客体掺杂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2 共价键联型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2.1 侧链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2.2 主链型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2.3 树枝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2.4 超支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2.5 有机-无机杂化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LB膜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自组装第40-41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41-4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3-54页
第二章 二维生色团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第54-104页
    2.1 二维纺锤形生色团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54-7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药品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部分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制备主客体掺杂膜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结果与讨论第61-74页
    2.2 二维纺锤形氟化生色团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74-8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部分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制备主客体掺杂膜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结果与讨论第77-87页
    2.3 含有不同侧基的二维纺锤形生色团分子的合成第87-9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实验方法第87-9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结果与讨论第91-9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95-9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7-104页
第三章 含有二维纺锤形生色团分子的聚氨酯的制备第104-128页
    3.1 实验药品第104-105页
    3.2 实验仪器第105页
    3.3 实验部分第105-10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合成化合物1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合成化合物2第10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合成化合物4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合成聚氨酯1(PU-1)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合成聚氨酯2(PU-2)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合成聚氨酯3(PU-3)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合成聚氨酯4(PU-4)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合成聚氨酯DR19(PU-DR19)第109页
    3.4 制备聚合物光学薄膜第109-110页
    3.5 极化过程第110页
    3.6 结果与讨论第11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合成讨论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结构表征第111-11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聚氨酯的热性能表征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交联过程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膜的表面形貌表征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6 PU/Poly(MMA-co-GMA)交联膜电光系数测定第120-121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121-12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23-128页
第四章 制备含有二维纺锤形生色团分子的交联型光学薄膜第128-148页
    4.1 紫外光固化法制备二阶非线性光学薄膜第128-1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药品第1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仪器第1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部分第129-1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可紫外光固化膜的制备第1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极化过程第1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结果与讨论第130-137页
    4.2 制备有机/无机二阶非线性杂化材料第137-1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合成硅烷化染料(ICTES-STC)第1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非线性光学薄膜的制备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结果与讨论第140-143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143-14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44-148页
作者简历第148-150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50-152页
致谢第152页

论文共1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DK2AP1对肺癌A549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络合物的形成对对苯醌的费米共振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