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分子物理学、原子物理学论文--分子物理学论文--分子光谱论文

络合物的形成对对苯醌的费米共振的影响

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第一章 费米共振理论第14-26页
    1.1 费米共振的定义及研究方法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费米共振定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费米共振的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利用变换溶剂法研究对苯醌的费米共振第16-18页
    1.2 费米共振的量子力学解释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费米共振参数物理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1.3 费米共振光谱强度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发生费米共振的基频与和频之间的谱线强度关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发生费米共振的基频与倍频之间谱线强度关系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退偏度对费米共振谱线强度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5-26页
第二章 研究费米共振的工具—分子振动光谱第26-56页
    2.1 分子振动理论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简正振动模式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简正坐标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选择定则第31-33页
    2.2 红外光谱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红外光谱理论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红外光谱法的特征第35页
    2.3 拉曼光谱第35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散射理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拉曼散射的经典解释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拉曼散射的量子解释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激光拉曼光谱的特点第45页
    2.4 费米共振研究中应用的光谱技术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红外光谱技术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激光共振拉曼光谱技术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技术第47页
    2.5 液芯光纤技术及其在光谱学研究中的应用第47-50页
    2.6 高压技术及其在光谱研究中的应用第50-56页
第三章 压力变化对费米共振的影响第56-6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6页
    3.2 高压拉曼光谱测量第56-57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联苯的振动光谱归属与探讨费米共振处的拉曼归属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压强对联苯分子费米共振的影响第58-61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61-62页
第四章 浓度变化对费米共振的影响第62-7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2页
    4.2 二元溶液变换浓度实验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理论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结果第64-66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浓度下CS_2散射系数对费米共振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两固有振动强度对两谱线非对称性移动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68-70页
第五章 络合物形成对对苯醌费米共振的影响第70-80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0页
    5.2 络合物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络合物的类型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络合物化学键理论第71-73页
    5.3 络合物光谱测量实验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实验样品及其参数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及拉曼光谱的测量第73-74页
    5.4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光纤内的共振拉曼光谱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对苯醌的拉曼光谱及谱线的归属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对本醌与脯氨酸形成的络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络合物形成对对苯醌C=O、C-C键的费米共振的影响第78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78-8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94页
发表论文情况第94-96页
致谢第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二维纺锤形生色团分子的合成与光学材料的制备
下一篇:热原子系综中非线性效应的研究及全光开关的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