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3-17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融资方式及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分析 | 第19-28页 |
2.1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相关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1.1 MM理论 | 第19页 |
2.1.2 权衡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1.3 啄食理论 | 第20页 |
2.1.4 信号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2.1 股权融资 | 第22-23页 |
2.2.2 债务融资 | 第23页 |
2.2.3 政府补助 | 第23-24页 |
2.2.4 吸收风险投资 | 第24页 |
2.3 融资方式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 | 第24-27页 |
2.3.1 研发活动的特点与资金需求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3.2 杠杆效应 | 第26页 |
2.3.3 替代效应 | 第26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基于融资方式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指标分析 | 第28-38页 |
3.1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指标提取 | 第29-32页 |
3.2.1 企业资本结构角度 | 第29-30页 |
3.2.2 企业技术创新角度 | 第30-31页 |
3.2.3 企业规模角度 | 第31-32页 |
3.3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指标筛选和确定 | 第32-37页 |
3.3.1 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原理 | 第32-33页 |
3.3.2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指标提取确定 | 第33-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38-57页 |
4.1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模型设计 | 第38-43页 |
4.1.1 数据来源与筛选 | 第38页 |
4.1.2 研究假设 | 第38-40页 |
4.1.3 变量设计 | 第40-42页 |
4.1.4 模型设计 | 第42-43页 |
4.1.5 回归估计方法 | 第43页 |
4.2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回归分析 | 第43-56页 |
4.2.1 统计性描述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2.2 股权融资方式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4.2.3 债务融资方式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4.2.4 政府补助方式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4.2.5 风险投资方式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4.2.6 稳健性检验 | 第56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建议 | 第57-62页 |
5.1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结果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1.1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杠杆效应 | 第57-58页 |
5.1.2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效应 | 第58-59页 |
5.2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建议 | 第59-61页 |
5.2.1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次序策略 | 第59页 |
5.2.2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组合策略 | 第59-6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