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

高酶活动物源益生菌的筛选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1.1 动物源益生菌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益生菌概念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1 益生菌营养作用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2 益生菌生物拮抗功能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3 益生菌调节免疫作用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益生菌在动物养殖业的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反刍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消化道内菌群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消化道益生菌作用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益生菌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第14-15页
    1.3 动物微生物酶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纤维素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蛋白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淀粉酶第16页
    1.4 论文选题思想及论文结构安排第16-18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-31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仪器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样品来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培养基配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1 富集培养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2 分离纯化培养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3 鉴别培养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4 发酵培养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试剂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设备及仪器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菌种的分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富集培养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细菌和真菌的分离纯化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产酶菌株的筛选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 产酶菌的形态特征观察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酶活测定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纤维素酶活的测定——DNS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蛋白酶活的测定——福林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3 淀粉酶活的测定——DNS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产酶菌发酵条件的单因素优化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1 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2 培养基初始pH对产酶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3 碳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4 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5 不同无机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正交试验第30-31页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1-51页
    3.1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初筛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菌株的形态结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的单因素优化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1 不同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2 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3 碳源对N1菌株产酶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4 氮源对N1菌株产酶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5 不同无机盐对N1菌株产酶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正交试验第36-37页
    3.2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蛋白酶产生菌的初筛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菌株的形态结构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蛋白酶发酵条件的单因素优化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不同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碳源对N7菌株产酶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4 氮源对N7菌株产酶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5 不同无机盐对N7菌株产酶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正交试验第42-43页
    3.3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第43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淀粉酶产生菌的初筛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菌株的形态结构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淀粉酶发酵条件的单因素优化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不同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碳源对N9菌株产酶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4 氮源对N9菌株产酶的影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5 不同无机盐对N9菌株产酶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正交试验第48-51页
第四章 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致谢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花生壳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活性研究
下一篇:大功率IGBT智能控制策略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