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师《物理教学论》课程改革探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一、学科教学论概论 | 第9-16页 |
(一) 学科教学论的发展内涵 | 第9-13页 |
1、学科教学论的历史沿革 | 第9-10页 |
2、学科教学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| 第10-11页 |
3、学科教学论与学科教学法、学科教育学的关系 | 第11-12页 |
4、国外教育教学研究 | 第12-13页 |
(二) 学科教学论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6页 |
1、学科定位偏离、学科归属模糊 | 第13-14页 |
2、学科管理僵化、学科体系封闭 | 第14页 |
3、学术队伍松散、教材缺乏特色 | 第14-15页 |
4、价值功能缺失、独立发展困难 | 第15-16页 |
二、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| 第16-22页 |
(一) 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的价值 | 第17-18页 |
1、体现高等师范院校的特色 | 第17页 |
2、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能力和志趣 | 第17-18页 |
(二) 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| 第18-22页 |
1 、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自身暴露的缺点 | 第18-19页 |
2、应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 | 第19-20页 |
3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课程观的前提 | 第20页 |
4、适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国际趋势 | 第20-22页 |
三、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实践性指向 | 第22-35页 |
(一) 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突出实践性的缘由 | 第22-25页 |
1、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| 第22页 |
2、课程发展的要求 | 第22-23页 |
3、教师角色定位的要求 | 第23页 |
4、高师学生特点的要求 | 第23-24页 |
5、体现物理教学论课程的学科特征 | 第24页 |
6、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| 第24-25页 |
7、确保教育实习质量的需要 | 第25页 |
(二) 突出实践性的高师物理教学论课程改革 | 第25-35页 |
1、构建有利于实践能力提高的课程体系 | 第25-26页 |
2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,突出自身特色 | 第26-27页 |
3、物理教学论课程实施的改革 | 第27页 |
4、重视物理实践环节的教学,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| 第27-28页 |
5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 | 第28-29页 |
6、实施强化实践情境的教学模式 | 第29-32页 |
7 、建立强化实践意识的评价机制 | 第32-33页 |
8、倡导实践取向的物理教育研究 | 第33-35页 |
结论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