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湖泊、水库论文

夏季松花湖特定区域水质pH值变化原因的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1.1 中国水资源现状第9页
    1.2 松花湖概况及治理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1.3 水源地保护的相关法规第10-12页
    1.4 pH 值的测量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1.5 pH 值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藻类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溶解氧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温度第16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-18页
第2章 水质监测及 pH 值变化规律第18-23页
    2.1 监测点及监测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测量仪器设备第19-21页
    2.3 松花湖水表层 pH 值日变化规律第21-22页
    2.4 不同深度 pH 值变化的规律第22-23页
第3章 艾林断面 pH 值变化原因分析第23-32页
    3.1 温度对 pH 值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表层水水温、pH 值变化规律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不同深度温度、pH 值变化规律第26-27页
    3.2 溶解氧对 pH 值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表层水溶解氧与 pH 值的变化规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深度溶解氧与 pH 值变化规律第28-29页
    3.3 藻类对 pH 值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表层水藻类、pH 值变化规律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深度藻类对 pH 值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3.4 原因分析第30-32页
第4章 治理措施第32-38页
    4.1 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危害第32-33页
    4.2 富营养化防治措施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控制外源营养物质输入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减少内源营养物质负荷第34-35页
    4.3 水体富营养化典型案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太湖富营养化控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滇池富营养化控制第36页
    4.4 松花湖富营养化防治措施第36-38页
第5章 结论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2页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42-43页
致谢第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子商务人才发展中地方政府角色之分析--以宁波为例
下一篇: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之Telematics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