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1 现实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技术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2 蓝牙4.0低功耗技术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1.3 低功耗蓝牙技术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1.3.1 运动医疗 | 第14页 |
1.3.2 无线办公 | 第14-15页 |
1.3.3 射频遥控 | 第15页 |
1.4 无线技术与位置服务 | 第15-17页 |
1.4.1 其他主流的无线技术简介 | 第15-16页 |
1.4.2 无线技术在位置服务中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1.5 智能移动终端对低功耗蓝牙的支持 | 第17-19页 |
1.5.1 iOS阵营 | 第18页 |
1.5.2 Android阵营 | 第18-19页 |
1.6 论文安排 | 第19页 |
1.7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低功耗蓝牙协议栈概述 | 第20-32页 |
2.1 体系结构概述 | 第20-23页 |
2.1.1 层次结构 | 第20-21页 |
2.1.2 拓扑结构 | 第21页 |
2.1.3 工作状态和工作角色 | 第21-22页 |
2.1.4 设备分类 | 第22-23页 |
2.2 低功耗蓝牙广播状态 | 第23-28页 |
2.2.1 广播类型概述 | 第23页 |
2.2.2 广播信道的选取 | 第23页 |
2.2.3 广播间隙(Advertising Interval) | 第23-24页 |
2.2.4 可连接的非定向广播 | 第24-25页 |
2.2.5 可连接的定向广播 | 第25-26页 |
2.2.6 可扫描的非定向广播 | 第26-27页 |
2.2.7 不可链接的非定向广播 | 第27-28页 |
2.3 低功耗蓝牙的扫描状态 | 第28-29页 |
2.3.1 被动扫描(Passive Scanning) | 第28页 |
2.3.2 主动扫描(Active Scanning) | 第28-29页 |
2.4 GAP、GATT简介 | 第29-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低功耗蓝牙协议的Android系统实现的研究 | 第32-40页 |
3.1 Android的体系架构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1.1 Linux内核层 | 第32-33页 |
3.1.2 系统运行库层 | 第33-34页 |
3.1.3 应用程序框架层(Application Framework) | 第34页 |
3.1.4 应用程序层 | 第34页 |
3.2 Android系统的蓝牙实现 | 第34-39页 |
3.2.1 Android蓝牙基本架构 | 第34-35页 |
3.2.2 BlueZ架构 | 第35-36页 |
3.2.3 Android蓝牙协议栈 | 第36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防丢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| 第40-55页 |
4.1 传统的防丢系统 | 第40-42页 |
4.1.1 防丢系统概念模型 | 第40-41页 |
4.1.2 传统防丢系统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4.2 防丢系统改进设计概述 | 第42-43页 |
4.2.1 采用智能手机作为母机的载体 | 第42页 |
4.2.2 基于信号强度防丢 | 第42-43页 |
4.2.3 大幅度降低实现难度 | 第43页 |
4.3 子机设计 | 第43页 |
4.4 母机设计概述 | 第43-45页 |
4.4.1 有限状态机的基本概念 | 第43-44页 |
4.4.2 母机的状态机模型概述 | 第44-45页 |
4.5 母机详细设计 | 第45-54页 |
4.5.1 输入频率控制 | 第45-46页 |
4.5.2 输入滤波 | 第46-48页 |
4.5.3 信号数据的离线处理 | 第48-49页 |
4.5.4 母机系统状态机的设计 | 第49-50页 |
4.5.5 状态转移控制器 | 第50-54页 |
4.5.6 “1拖N”模式 | 第5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防丢系统的实现和功能测试分析 | 第55-77页 |
5.1 概述 | 第55-58页 |
5.1.1 Android应用开发概述 | 第55-57页 |
5.1.2 服务器应用程序开发概述 | 第57-58页 |
5.2 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| 第58-65页 |
5.2.1 客户端实现 | 第58-62页 |
5.2.2 服务器实现 | 第62-65页 |
5.3 防丢系统的实现 | 第65-74页 |
5.3.1 子机实现 | 第66-69页 |
5.3.2 母机实现 | 第69-74页 |
5.4 防丢系统的测试分析 | 第74-76页 |
5.4.1 测试方法 | 第74-75页 |
5.4.2 测试结论 | 第75-76页 |
5.4.3 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探讨 | 第7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6.1 全文的工作总结 | 第77页 |
6.2 防丢系统的发展 | 第77-78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