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

高速环境下无线通信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与LTE通信系统第9-11页
    1.2 信道估计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第13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13-15页
第二章 无线信道第15-29页
    2.1 信道衰落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路径损耗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频率选择性衰落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时间选择性衰落第19-21页
    2.2 信道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衰落信道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常用信道统计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2.3 高铁无线信道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高铁信道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高铁信道模型第24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LTE物理层技术第29-43页
    3.1 LTE物理层链路数据结构第29-31页
    3.2 LTE链路参考信号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参考信号的产生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参考信号资源单元映射第32-34页
    3.3 LTE物理层链路模型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LTE系统物理层下行链路处理流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OFDM系统模型第37-4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四章 高速移动环境下OFDM信道估计第43-67页
    4.1 信道估计理论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LS信道估计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MMSE信道估计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内插与均衡第44-47页
    4.2 线性时变信道估计模型第47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单折线LTVM估计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双折线LTVM估计模型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LTVM估计模型与ICI消除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迭代LTVM信道估计算法第52-54页
    4.3 基于LTVM的信道估计改进算法第54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载波干扰消除的信道估计算法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算法复杂度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最佳阈值部分数据反馈判决第57-61页
    4.4 仿真分析第61-6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5-67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-69页
    5.1 论文工作总结第67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3页
致谢第73-75页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单片机的4R机械手运动轨迹规划及运动控制
下一篇:基于蓝牙4.0的防丢系统的研究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