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14-2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5-21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(三)研究述评 | 第20-21页 |
三、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21-22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21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四、重点、难点分析 | 第22页 |
五、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22-24页 |
(一)论文的创新 | 第22-23页 |
(二)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23-24页 |
第一章 交通运输行业腐败高发的历史和现状 | 第24-33页 |
第一节 腐败的定义和本质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交通运输行业腐败高发的历史轨迹 | 第25-28页 |
一、交通运输行业腐败高发的现象 | 第25-27页 |
二、交通运输行业腐败的危害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反腐败新形势 | 第28-33页 |
一、交通运输行业腐败仍多发 | 第28-29页 |
二、对交通运输行业腐败危害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| 第29-31页 |
三、交通运输行业反腐倡廉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| 第31-33页 |
第二章 交通运输行业各环节、层面腐败典型案例分析 | 第33-43页 |
第一节 建设环节 | 第33-35页 |
一、招投标 | 第33-34页 |
二、采购 | 第34页 |
三、行政许可、立项审批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行业层面 | 第35-43页 |
一、铁路系统 | 第35-39页 |
二、“阳光海事” | 第39-40页 |
三、行政执法 | 第40-42页 |
四、行政管理 | 第42-43页 |
第三章 交通运输行业腐败的表现形式、特点及深层原因探究 | 第43-50页 |
第一节 交通运输行业腐败的表现形式 | 第43-44页 |
一、滥用职权,失职渎职 | 第43页 |
二、亵渎公权,中饱私囊 | 第43-44页 |
三、违反规定,不当创收 | 第44页 |
第二节 交通运输行业腐败的特点 | 第44-47页 |
一、群体化 | 第44页 |
二、高官化 | 第44-45页 |
三、巨额化 | 第45页 |
四、隐蔽化 | 第45-46页 |
五、国际化 | 第46页 |
六、潜规则化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 交通运输行业腐败的深层原因 | 第47-50页 |
一、主观原因 | 第47-48页 |
二、客观因素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交通运输行业反腐倡廉的路径 | 第50-74页 |
第一节 交通运输行业反腐倡廉的目标与原则 | 第50-52页 |
一、目标 | 第50-51页 |
二、原则 | 第51-52页 |
第二节 加强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 | 第52-57页 |
一、加强教育,构筑思想防线 | 第52-54页 |
二、行业纠风,重塑廉政交通形象 | 第54-57页 |
第三节 以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是交通廉政建设的核心 | 第57-68页 |
一、制度的优点 | 第57页 |
二、完善交通运输建设与管理制度 | 第57-60页 |
三、改革传统腐败的机制 | 第60-62页 |
四、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的力度 | 第62-66页 |
五、构建惩防体系,加大惩处 | 第66-68页 |
第四节 信息化时代社会力量反腐的功臣——网络反腐 | 第68-74页 |
一、网络反腐的背景和概况 | 第69-71页 |
二、网络反腐与隐私权保护的辩证关系 | 第71-74页 |
结语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附录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