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技术改造、农业技术经济论文

福建省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研究--以水稻研究为例

中文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页
1 导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的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内容、方法与技术路线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技术路线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数据来源第12页
    1.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可能的创新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可能的不足第13-14页
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9页
    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在绩效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第14页
    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方面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实证方面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定性分析方面的研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财政资金支农项目的绩效评价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第17页
    2.3 文献述评第17-19页
3 福建省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第19-25页
    3.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农业的概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公益性科研经费的概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绩效及科研绩效的含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绩效评价及科研绩效评价的含义第20-21页
    3.2 公益性科研经费投入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受托经济责任学说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成本效益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财政资金支出增长理论第23-25页
4 福建省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及绩效评价的现状第25-35页
    4.1 福建省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及绩效的现状第25-34页
    4.2 福建省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评价的现状第34-35页
5 福建省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5-40页
    5.1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科学性原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完备性原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可操作性原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第35-36页
    5.2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6-37页
    5.3 评价指标的解释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直接绩效指标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间接绩效指标第38-40页
6 福建省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第40-50页
    6.1 熵权法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熵权法的简介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选择熵权法的原因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熵权法的运用第42-44页
    6.2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因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第45-50页
7 提高福建省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的政策建议第50-52页
    7.1 合理且有效地管理科研经费投向第50页
    7.2 激励科研人员从事公益性农业行业的研究第50页
    7.3 将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结合第50-51页
    7.4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第51-52页
8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52-54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52-53页
    8.2 研究展望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附录一 福建省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的调查问卷第58-62页
附录二 福建省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的调查问卷第62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穿心莲超微粉的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
下一篇:小菜蛾hsp70基因克隆与表达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