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1-22页 |
1. 中兽药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| 第11-15页 |
1.1 中兽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2 中兽药稳定性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2 中兽药包装的现状 | 第15-16页 |
2.1 中兽药包装材料 | 第15页 |
2.2 中兽药稳定剂与抗氧化剂 | 第15-16页 |
3. 中兽药超微粉 | 第16-19页 |
3.1 中兽药超微粉碎技术概况 | 第16-17页 |
3.2 中兽药超微粉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3.3 中兽药超微粉临床应用情况 | 第18-19页 |
4. 穿心莲研究概况 | 第19-20页 |
5.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一章 穿心莲超微粉的加工工艺 | 第22-3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1.1 仪器与试药 | 第22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22-2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8页 |
2.1 各种因素对粉碎效果的影响 | 第23-27页 |
2.2 正交试验表设计 | 第27-28页 |
3 讨论 | 第28-30页 |
第二章 穿心莲超微粉薄层鉴别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| 第30-4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2页 |
1.1 仪器与试药 | 第30-31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8页 |
2.1 穿心莲超微粉薄层色谱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2 穿心莲超微粉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8页 |
3 讨论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穿心莲超微粉指纹图谱研究 | 第40-49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3页 |
1.1 仪器与试药 | 第40-41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41-4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48页 |
2.1 样品测定 | 第43页 |
2.2 共有指纹峰的确定 | 第43-45页 |
2.3 穿心莲超微粉对照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的测定 | 第45-48页 |
3 讨论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穿心莲超微粉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49-5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9-50页 |
1.1 仪器与试药 | 第49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49-50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1页 |
2.1 高温对穿心莲超微粉有效成分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2.2 强光照对穿莲超微粉有效成分影响 | 第51页 |
2.3 高湿对穿心莲超微粉有效成分影响 | 第51页 |
3 讨论 | 第51-54页 |
第五章 穿心莲超微粉稳定剂、抗氧化剂及包装材料选择研究 | 第54-6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4-56页 |
1.1 仪器与试药 | 第54-55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55-56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6-60页 |
2.1 包装方法选择试验结果 | 第56-58页 |
2.2 稳定剂与抗氧化剂的筛选与优化 | 第58-59页 |
2.3 稳定剂与抗氧化剂的优化 | 第59-60页 |
3 讨论 | 第60-62页 |
3.1 穿心莲超微粉包装方法的选择 | 第60页 |
3.2 穿心莲超微粉稳定剂与抗氧化剂的选择 | 第60-62页 |
第六章 穿心莲超微粉的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 | 第62-6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62-63页 |
1.1 仪器与试药 | 第62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62-6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63页 |
2.1 穿心莲超微粉外观变化 | 第63页 |
2.2 穿心莲超微粉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变化 | 第63页 |
3 讨论 | 第63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