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国企整体上市的绩效研究--以上海建工集团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思路、内容和方法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1.2.3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1.3 概念界定 | 第10-11页 |
1.3.1 整体上市 | 第10-11页 |
1.3.2 绩效 | 第11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11-12页 |
1.4.1 创新之处 | 第11页 |
1.4.2 研究不足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2.1 整体上市模式 | 第12-13页 |
2.2 整体上市动因 | 第13-14页 |
2.3 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3.1 国内关于整体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3.2 国外关于整体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研究 | 第15页 |
2.4 文献述评 | 第15-16页 |
第3章 整体上市对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| 第16-20页 |
3.1 整体上市与资源整合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3.2 整体上市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3.3 整体上市与战略定位的关系 | 第18-19页 |
3.4 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4章 上海建工集团整体上市案例分析 | 第20-41页 |
4.1 案例概况 | 第20-23页 |
4.1.1 交易双方简介 | 第20-21页 |
4.1.2 上海建工集团整体上市背景 | 第21页 |
4.1.3 上海建工集团整体上市动因 | 第21-22页 |
4.1.4 上海建工整体上市过程 | 第22页 |
4.1.5 上海建工集团整体上市模式选择及原因 | 第22-23页 |
4.2 整体上市短期市场绩效分析 | 第23-24页 |
4.3 整体上市长期财务绩效分析 | 第24-34页 |
4.3.1 盈利能力分析 | 第25-27页 |
4.3.2 偿债能力分析 | 第27-29页 |
4.3.3 营运能力分析 | 第29-32页 |
4.3.4 成长能力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4 杜邦评价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5 整体上市对上海建工集团的绩效影响分析 | 第35-39页 |
4.5.1 整体上市与资源整合的关系 | 第35-38页 |
4.5.2 整体上市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| 第38页 |
4.5.3 整体上市与战略定位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4.6 启示 | 第39-41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41-43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1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