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| 第11-14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1.3.3 结构安排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4页 |
2.1 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理论 | 第14-19页 |
2.1.1 经典创新机制理论 | 第15-17页 |
2.1.2 国家创新体系 | 第17-18页 |
2.1.3 开放式创新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 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研究 | 第19-24页 |
2.2.1 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的含义及功能特点 | 第19-20页 |
2.2.2 影响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的外部因素 | 第20-22页 |
2.2.3 影响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的内部因素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德国企业科技创新机制案例研究 | 第24-61页 |
3.1 案例研究方案设计 | 第24-27页 |
3.1.1 案例选取标准 | 第24-26页 |
3.1.2 本文理论框架和研究流程 | 第26-27页 |
3.2 西门子科技创新机制研究 | 第27-38页 |
3.2.1 西门子科技创新背景 | 第27-29页 |
3.2.2 西门子科技创新主要机制 | 第29-38页 |
3.3 巴斯夫科技创新机制研究 | 第38-48页 |
3.3.1 巴斯夫科技创新背景 | 第38-40页 |
3.3.2 巴斯夫科技创新主要机制 | 第40-48页 |
3.4 拜耳科技创新机制研究 | 第48-57页 |
3.4.1 拜耳科技创新背景 | 第48-50页 |
3.4.2 拜耳科技创新主要机制 | 第50-57页 |
3.5 德国企业科技创新机制跨案例比较 | 第57-61页 |
3.5.1 跨案例企业科技创新机制比较研究 | 第57-60页 |
3.5.2 跨案例比较结论和新发现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61-65页 |
4.1 研究结论 | 第61-63页 |
4.2 德国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| 第63-64页 |
4.3 研究局限与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0页 |